尿比重尿比重测定主要用于了解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同时还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正常人尿比重可因饮食和饮水、出汗和排尿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婴儿的尿比重多低于成人。健康人24小时尿比重在1.~1.之间。
定义
尿比重是指在4摄氏度下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
每毫升尿含1克尿蛋白或葡萄糖时可分别使尿比重增加0.和0.,测量时应注意矫正。从理论上讲,尿液温度较比重计所标温度(标准温度15℃)升或降至3℃,则尿比重应加或减0.。在测定尿比重之前,须用蒸馏水校正比重计。
健康人24小时尿比重在1.~1.之间,比重高低与进水量有关,进水多则尿比重低。健康人禁水一夜后第一次晨尿比重应大于或等于1.。少尿时尿比重低于1.说明肾浓缩功能丧失,多见于肾小管损害,最容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标本采集
留取尿液ml(以清晨第一次尿为好,门诊病人临时排尿检查)左右,置清洁容器内送检,若不能立即检查,应加防腐剂。
检查方法
1、试带法又称干化学法,有仪器比色和目视比色法。试带上含有酸碱指示剂和多聚电解质。
2、折射计法有座试临床折射计法和手提折射计法。利用光折射率与溶液中总固体量相关性进行测定。
3、尿比重计法用特制的比重计测定4摄氏度下的,尿液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4、称重量法在同一温度下,分别称量同体积的尿液与水的重量,进行比较,求得尿液比重。
1正常标准
成人:1.~1.晨尿大于1.,,新生儿:1.~1.。
2临床意义
尿比重的高低与饮水量和当时的尿值有关,主要取决肾脏的浓缩功能。
1、增高:见于脱水,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2、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小管肾炎,肾小管损害的尿*症等。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在非水代谢紊乱情况下,高比重可见于脱水、蛋白尿、糖尿、急性肾炎、高热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现等张尿,比重常固定于1.士0.。近年尿比重有被尿渗量取代之趋势。尿比重1.时为低渗尿,见于肾浓缩功能受损,如慢性肾小管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症多尿期等。比重可作为鉴别糖尿病与尿崩症的参考,前者尿量多,比重高,后者尿量多,比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