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hunan.ifeng.com/a/20180327/6461888_0.shtml转眼间,春节假期匆匆而逝。
承接了辞旧岁、迎新春的假期
总让人回味悠长。
在这个假期
有人体验了团圆之欢
有人享受了休息之乐
对医护人员来说
在笃行不怠中告别昨日
在坚守奋斗中打开新年
是他们辞旧迎新的最美方式。
假期后的首份敬意,
献给守护万家灯火
春节“不打烊”的
他们!
急诊人的生命接力
1月31日,除夕。
医院急诊科主任郑晓医院的求援电话,一名70岁患者突发急性心梗、右冠急性闭塞,情况十分危急。
闻令而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立马出动,医院时,绿色通道已经开通。手术台上,专家们精准操作,为患者紧急实施了心脏介入手术,疏通闭塞血管,手术十分成功。
大年初三凌晨2点,急促的急诊电话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上腹部持续疼痛,无法缓解。
根据家属描述,患者有饮酒史,浑身无力,伴有恶心症状,乍一听,好像只是喝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梁冰伟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出于职业敏感,他和值班护士冯鑫轲又立刻为患者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竟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低至33次每分钟,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
急诊心梗绿色通道立即启动!凌晨2点半,患者被送至抢救间,为介入治疗做好周全准备。凌晨3点,心内科主任医师楚英杰和主治医师宋慧慧为患者顺利植入支架。凌晨5点10分,手术结束。
从除夕到初三晚上,短短四天时间里,医院急诊医学科就收治了数十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诊科、高压氧室、重症科、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24小时待命,为中毒患者开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全力以赴进行救治。
重症监护室的细
过年要团圆,但因病情无法回家的重症患者怎么办呢?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为患者们准备好了最暖的答案。
除夕当晚,中心ICU五病区医护人员为每位患者送上了“祝福红包”和寓意团圆的饺子,还借助平板电脑,让无法起身的患者看到了春晚节目。
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平日就为小朋友准备了有许多故事书和绘本。要过年了,科室同事们一起,特意给小朋友们都准备了红包和礼物,也会一起吃饺子。
潘赫男是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家在外地,但每年春节他都坚守在岗位上,今年也不例外。由于重症患者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抢救的情况,他说,他放心不下这里的每一位患者,让患者尽快好起来,早日与家人团聚比自己回家过年更有意义。
从除夕开始,患者人数增多,科室满负荷运转,科室同事和他一样在坚守。刘绘绘是科里一名年轻护士,春节前刚刚订婚,顾不上新媳妇拜新年的传统礼节,义无反顾地主动要求加班;代理护士长黄曼玲白班夜班连轴转,哪怕刚连续工作10小时下班到家,一个紧急电话,又火速回归岗位。
春节7天假期,为了守护患者,南阳医专一附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外监护室、综合重症医学科(ICU)的医务人员“拼了!
监护室陆续接收了41位重症患者,开战了27例心内介入手术,7例主动脉夹层手术,两例ECMO、三例IABP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最平淡的坚守和不忘初心的责任,共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感谢亲爱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可爱的白衣天使!
隔离病房的暖
迎新年,家家户户团圆相聚已是传统习俗。
但是,为了抗击疫情,有一群人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因疫情防控要求而被集中隔离的人员。当然,还有服务于隔离点及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者。
医院医院,为让病区里的患者都能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感染一病区葛运利护士长想方设法托人购置了一大批窗花、春节挂饰和新年公仔,与大家一起装饰病区,营造春节气氛。医护人员还把礼物还一一送到患者手中,为大家送去新年祝福。
收到礼物后,患者姜女士亲手将窗花贴在了病房的玻璃上,“我心安处即吾乡,有白衣战士在,我什么都不担心!”
春节期间,恰逢冬奥会开幕,刘友明护士紧跟时事,将可爱的冰墩墩画到了防护服上。希望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能鼓舞病区每一个人!
截至1月31日晚8点,周口市郸城县城东区隔离点、西区隔离点两个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共有隔离人员人。
“农历除夕、初一两天,被隔离人员心情最易焦躁,我们陪他们同庆佳节。大家共克时艰,为的就是早日战胜疫情。”郸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中隔离人员春节期间的管理工作,县领导多次在一线走访慰问、调研指导。县卫健委和隔离点医护人员全力做好被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特别成立了春节氛围营造工作小组,并根据隔离人员意愿召开隔离点春节氛围营造策划专题会议,确定了隔离点春节活动六项方案,目标就是营造一个祥和欢快的隔离环境,让集中隔离点隔离病毒不隔爱,更不隔温情。
病房医护人员的笑
除夕夜吃饺子是传统习俗。除夕当天,给患者及家属、值班的医务人员送饺子,医院一直以来的传统,1月31日除夕夜,该院院医院中心院区、妇儿院区,看望慰问住院患者、坚守在岗的医务人员,并将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他们手中,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医院大家庭的温暖和祝福。
“在院患者茶话会”——这个则医院病房医护人员的传统节目。每逢春节,为了缓解在院患者的思念之情,医护们大年三十就开始忙乎起来了,大家各施所长、群策群力,有的忙着挂彩带与灯笼,有的忙着贴对联和年画,有的忙着贴窗花,有的忙着设计别样套圈、手指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案……各病区精心为病人准备各种节日礼品,病房内洋溢着温馨喜庆的浓浓年味儿。
大年初一,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为在院患者送去新年祝福,其中创伤显微骨科,护理人员8点准时给科室留守患者拜年,还送虎年福袋,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患者的爱心。
核酸采集人员的拼
地点虽不同,但执行核酸采集任务的他们,却有着相同的敬业与奉献!
为了保证核酸采集任务,核酸采集人员坚守核酸采集一线,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放弃了回家团圆、承欢膝下、陪伴子女,用行动诠释着担当和责任,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
春节期间,医院核酸采集量达到了近万人次;医院核酸采集点工作人员正常上班,共采集核酸人次......
各科医务人员的拼
除夕之夜,34岁的高先生因右上腹疼痛难忍,急诊转入医院结石科泌尿外科,该科主任董秀焕组织科室人员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迅速解除了病人的痛苦。大年初一早上,董秀焕进行科室查房,调整方案,随后到门诊坚持值班。
过节期间,医院门诊部全体导医放弃休假,为就诊患者做好秩序维护,全科医护人员放弃休假正常上班的还有该院EICU、放疗科、介入中心、血液净化室等。
今年春节假期,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病人比往年增加,各抢救小组的工作量明显成倍增长,加上疫情下担负独立病房收治工作,任务艰巨,但大家尽心尽责,克服困难,哪怕白天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吃上饭也毫不叫苦。
2月1日,大年初一,仅仅当晚,医院急诊车就出车18趟,接诊患者60余人。
医院国际口腔中心,节假日期间,一直坚守“医”线,守护大家的口腔健康。
院内坚守阵地,院外,他们的脚步也没有停歇,除去往返异地接送病人,他们还把带温度的服务延伸院外,如医院骨七科护士长,把年新春对联送到出院患者家中,并送上新年美好祝愿。
红色志愿服务者的飒
为保障市民能高效快速完成核酸采集,医院的志愿者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过年七天无休,在寒冷的室外环境下,坚守岗位,服务引导,尽管不是白衣天使,他们当之无愧拥有天使般美丽的心灵。
在信阳市火车站出站口,医院为方便旅客设立的新冠核酸标本便民采样点,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头戴防护面罩,一坚持就是六个小时。他们忙碌着,引导、讲解,他们自备零钱,为不能扫码支付的老年群众提供帮助……透过充满雾气的防护面罩,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他们却是这个城市最美的人。
正是这些可爱的“中国红”,舍小家为大家,默默付出,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才有了春节千家万户的祥和与安宁。
坚守春节志愿服务岗位的你们,真飒!
供稿:胡晓军、邢永田、肖婧菁、黄静文、李沐佳、吴琼、丁林国、闵捷、高方圆、张庆普、赵焓
综合整理/文晓欢
责任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