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7岁高血压患者,每天小便17L真正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生         http://m.39.net/pf/a_4358928.html

这是一位多饮多尿,高血压还伴有低血钾的患者,你猜猜她的最终诊断是啥?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已经告一段落,在此次会议上,医院的陈涛教授向我们分享了一则他遇到的有趣病例,到底“病情”如何?界哥为大家整理了此次病例分享!

病例速递

▎基本资料:

患者女,27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余,右肾上腺结节4月”入院。

▎现病史:

·1年余前,偶然发现血压高,多次查血压高于/90mmHg,最高可达/mmHg: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治疗,血压波动于/mmHg左右。

·4月前,医院查血钾2.88mmol/L、血钠.8mmol/L,肾素(立位):31.76uIU/L(参考值:4.40-46.10uIU/L)、醛固酮.00pg/ml(参考值30.00-.00pg/ml)(服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肾上腺增强CT:右侧肾上腺腺瘤可能(1.25*0.78cm)。

·予以补钾,改用“特拉唑嗪2mg1天2次、维拉帕米缓释片mg1天1次”控制字血压,2周医院就诊,门诊以“高血压、低血钾、右侧肾上腺结节原因待诊”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食欲、睡眠可,小便多,夜尿2-3次,近期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约5kg。

·2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平素未重视,近3个月自测饮水量、尿量约ml/日。

▎家族史:父母均为高血压患者,父亲患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无其他家族史及遗传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月经史:初潮年龄13岁,月经规律,末次月经-7-3;27岁结婚,未孕。

▎查体:

TPR正常,BP:/mmHg;

身高cm,体重67kg,BMI27.9kg/㎡,腰围90cm;

四肢血压:

左上肢:/mmHg,右上肢:/mmHg,

左下肢:/mmHg,右下肢:/mmHg;

神志清楚,无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多毛、痤疮等,心肺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钙基本正常;小便常规示尿比重低,余指标正常。

总结临床特点1.青年女性;2.高血压,自发性低钾血症;3.多饮多尿;4.发育正常,无特殊体征。

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特点,入院考虑患者诊断——“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性高血压可能性大”。

是什么病因引起了她的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根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又可以进一步细分,而在所有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对于原醛症的筛查,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将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作为原醛症首选筛查指标。结合此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计算出患者ARR显示为阴性结果。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可能是此病例出现了ARR“假阴性”呢?在此,陈教授先给我们盘了盘可能影响ARR的因素:回顾此患者病史,患者在进行ARR筛查前的确正在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同时伴有“低钾血症”。因此,患者的ARR可能是“假阴性”!于是,医生立即停用该患者正在服用的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改用特拉唑嗪2mg1天2次,维拉帕米缓释片mg1天1次,并予以纠正低钾血症后再次复查ARR。然而,这一次的结果依然是——阴性。

难道是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根据患者第二次ARR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均升高,这提示了患者存在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改变可能。于是,陈教授又一次为我们分析了能够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1.有效循环容量不足:低钠饮食,利尿剂,胃肠道丢失,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水肿性疾病2.肾血流异常: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3.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增高:甲亢,嗜铬细胞瘤,副节瘤4.致密斑受刺激:低钠血症5.肾素合成增多:肾素瘤,妊娠6.降压药:CCB,利尿剂等7.Gitelman综合征,Batter综合征等该患者——1.甲功正常;2.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未见异常;3.心脏彩超:左心稍大,室间隔增厚,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段未见异常;4.肾脏及肾动脉彩超、腹部动脉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至此,我们仍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来解释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患者“多饮多尿20年”。这是否能成为破解“谜团”的线索呢?

原来,多饮多尿的病因在此……

该患者长达20年“多饮多尿”的病史应当如何用病因解释?对此,陈教授给出了他的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引起多饮多尿的原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多饮、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该则病例更倾向于“原发性多饮”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该患者进行了禁水加压素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患者禁水后的尿量下降明显,但总归还是有尿的;另外,患者禁水后尿渗透压也逐渐升高,不过,仍然难以恢复正常。在对患者使用去氨加压素后,其尿量未继续减少,而尿渗透压也未继续升高。那么,对于该患者“多饮多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发性多饮?vs.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这一次,患者接受了诊断性治疗,在予以“弥凝0.1mg1天1次,特拉唑嗪4mg1天2次”治疗1月后,患者自觉口渴改善不明显,饮水量大约-ml,尿量可达-ml,不过,再次复查患者的ARR仍然偏低。最终,结合患者禁水加压素试验和诊断性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考虑,陈涛教授更倾向于认为——“原发性多饮”可能性大。

高血压、低钾血症和右侧肾上腺结节,怎么解释?

至此,陈教授给出了他们当时的诊断考虑:推测1:高血压、低钾血症,右侧肾上腺结节:原醛症右侧肾上腺醛固酮瘤?原发性烦渴导致ARR假阴性?推测2:高血压,合并其他病因导致的低血钾,如Gitelman综合征,Battle综合征,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对此,陈教授针对该患者家系特征进行了二代测序,结果并未发现与家族性原醛症、Gitelman综合征、Battle综合征以及周期性低钾麻痹相关的致病基因改变。因此,该患者的诊断更倾向于“推测一”可能。放射科专家会诊后认为:患者右侧腺瘤诊断明确。与患者沟通协商诊断性手术利弊后,患者同意进行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右侧肾上腺腺瘤伴增生,进一步对获取的标本进行组织学二代测序发现醛固酮瘤经典突变。术后6月,在对该患者的随访中了解到,患者已停止补钾,血钾升至3.72-4.08mmol/L,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后因备孕改用甲基多巴0.25g1天2次,血压控制在-/70-90mmHg范围内。至此,患者诊断已经清晰明确。最终诊断: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右侧肾上腺腺瘤伴增生2.原发性多饮陈涛教授总结◢原醛症患者ARR常常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ARR假阴性的原因很多,原发性多饮是病因之一;◢ARR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与醛固酮瘤体积小或CYP11B2表达量少有关;◢在临床工作用遇到高度怀疑原醛症但ARR阴性的患者,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治方案。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甜狗森

本文审核丨主治医生徐乃佳

责任编辑丨Amelia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往期精彩回顾一文读懂胰岛素分类!

用药“泌”诀被误诊了20年,这个甲亢病人其实是甲减!

CSE胖子,用对了方法还是能瘦下来的!

CSE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