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厕所时多看一眼尿液6种异常,注意肾功能 [复制链接]

1#

泡沫尿

尿液中蛋白质多,会出现大量泡沫,常见于蛋白尿,可发生于各类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这种泡沫尿的特点是:泡沫细密、量多,像啤酒泡沫一样,不会在几分钟内消散。糖尿也会出现大量泡沫,但与蛋白尿区别明显,糖尿的泡沫较大、消散快。血尿当漏进尿液中的血液超过千分之一,尿液就会呈现红色,叫做肉眼血尿。此时尿潜血阳性,镜下红细胞数量(显微镜高倍视野)往往已经有数十个或数百个。如果是肾性血尿,红细胞多是畸形的。西药没有消除肾性血尿的药物,以中药治疗为主。肉眼血尿是难治性肾病的特征之一,且可能堵塞肾小管而引起急性肾衰竭,不过往往由于视觉冲击力强,使患者足够重视治疗和复诊而得到较好的控制。少尿心脏每天泵出升血液,其中约升(1/4)流进了肾脏,肾小球将其滤为升(1/10)原尿,肾小管再重吸收剩下1.8升(1/)尿液——也就是我们大约ml的日尿量。一般人每日的尿量在0-ml之间,低于ml叫做尿少(多见于大量出汗、缺水、缺血),低于ml叫做少尿,低于ml叫做无尿。少尿和无尿,常伴有水肿,多见于尿道狭窄阻塞、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和(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少尿和无尿可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是需要尽快处理的急症。夜尿增多晚8点到早8点的尿称为夜尿,不超过一天总尿量的1/3,超过则是夜尿增多。年轻人昼尿量是夜尿量的2倍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肾脏浓缩功能退化,夜尿逐渐增多,60岁左右昼夜尿量大约相等,到65岁后普遍出现夜尿增多。而青、中年人,夜尿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是高血压肾病的一个特征。尿崩症从少尿那一段可以看出,肾小管的重吸收比例达到了99%,尿液只占1%,是各个环节中力度最“给力”的。而尿崩症,往往也是这个环节受损。生病的肾小管,只要重吸收能力下降1%,便会把原尿的2%尿出来,尿量将会翻倍,毫升变毫升。有时尿量会更高,甚至达到一万毫升以上,叫做「尿崩症」。尿崩症可见于慢性肾盂肾炎、阻塞性尿路疾病、肾小管性酸中*、肾小管坏死、淀粉样变等。清水尿急、慢性肾衰竭发生时,即使尿量正常,但可能尿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尿液,而是无色无味的“清水”,其中几乎没有*素。若没有大量喝水,而尿液变清,表明肾脏失去了大部分的排*能力,无法将*素排出体外。如果治疗后尿液会恢复淡*色、氨味,提示病情好转。

肾友们如果还有肾脏病问题,可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