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这句话格外适用于今天我们介绍的药物——白消安。它既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
这是一种什么药?医院的医生为我们带来有关科普。
白消安是什么
白消安(Busulfan),又名马利兰(Myleran),年,科学家Galton等最早将它试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证明了白消安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优于放疗。一年后,葛兰素史克研发的白消安片(Myleran?,马利兰)在美国上市。
又过了45年,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大冢制药公司生产的白消安注射液(BUSULFEX?,白舒非)上市。
年,国产白消安注射液陆续获批上市。
白消安适用于哪种肿瘤
白消安最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治疗,以及同种异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除了以上两种,也有报道白消安可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重型地中海贫血等。图片来源:unsplash
白消安在体内会经历什么
如果医生给孩子开了白消安,药物在体内会经历什么呢?
1、吸收:多数情况下,口服白消安吸收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生物利用度较差。白消安在儿童的生物利用度约为22%-%,低于成人(47%-%)。
2、分布:口服制剂和静脉制剂都符合一室模型,口服给药和静脉滴注时的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0.7-1.4L/kg和0.62-0.84L/kg。白消安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30%-50%,与红细胞的结合率为47%。
由于白消安是一种高度亲脂的小分子,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中,可以轻易地透过血脑屏障,导致有些患者在使用白消安时会发生癫痫,因此常在使用白消安前使用安定来进行预防。
3、代谢:白消安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催化下,与谷胱甘肽(GSH)形成结合物而排出体外,而人体内GST最常见的活性形式——GSTA1呈现多态性,是造成口服白消安药动学个体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4、排泄:静脉注射后2~3分钟内,90%白消安药物会在血液中消失。绝大部分代谢成甲烷磺酸由尿排出。
由于儿童体内谷胱甘肽的结合能力更强,增强了白消安的首关效应,静脉滴注时儿童[4-5ml/(kg·min)]体内白消安的清除率比成人[3.3ml/(kg·min)]更快,因此,建议儿童应提高白消安的给药剂量。同时,口服白消安的清除率还受患者体质量指数影响。
5、根据PK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不同个体对白消安的代谢方式和代谢能力的差异,造成药动学参数在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临床难以推荐最佳给药剂量。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参数分析,以指导个体选择最适合的给药剂量。
不仅如此,白消安还可以打开血脑屏障,这也为罕见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白消安有什么不良反应
虽然白消安是抗肿瘤药物,但是它同时也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里。在清单中,白消安被列入“一级致癌物”里,排名第23名。
白消安是一级致癌物
除此之外,白消安的不良反应还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肺纤维化。
有的患者可有头昏、面红、男性乳腺发育或睾丸萎缩、女性无月经、可能致畸胎。因此女性在妊娠前3个月禁用白消安。
如果长期服用白消安或者用药量过多,还有可能导致肺纤维化。
白消安会和什么药品起反应
1、由于苯妥因可诱导谷胱甘肽S转移酶,使白消安的清除率增加15%或更多。
2、甲硝唑显著增加白消安的血浆浓度和相关*性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静脉闭塞性病变和黏膜炎。
3、伊曲康唑可使白消安的清除率降低25%或更多。
4、对乙酰氨基酚可降低血液和组织中的谷胱甘肽水平,在用白消安前(72小时)或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白消安清除减少。
图片来源:unsplash
注意事项
1、慢粒白血病患儿治疗时有大量细胞破坏,血及尿中尿酸水平可明显升高,严重时有可能产生高尿酸肾病。
2、如果孩子出现骨髓抑制、感染、有细胞*药物或放疗史,也应慎用白消安。
3、如果孩子服用了白消安,在治疗前及治疗中需要严密观察血象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需要特别注意检查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ALT(SGPT)及血清尿酸。
*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旨在科普儿童癌症相关知识,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医院就诊。
文章来源
医院小儿血液科
图片来源
网络
作者
王先选
审核专家
杨丽华
编辑排版
博雅
校对
佳妮
↓↓↓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