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避开4个糖尿病治疗 [复制链接]

1#

一则熟悉的糖友故事:

老郑因下肢水肿、小便有泡沫,入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4期。第4期糖尿病肾病已是无法逆转,只能控制其恶化。

十多年前,老郑刚确诊为糖尿病时病症较轻,经口服降糖药干预后,皮肤瘙痒问题得到改善。在血糖刚稍微控制稳定,老郑就不想花冤枉钱继续吃药,后来用药就没那么规律,想起了就吃,想不起就算了。

出院前,医生叮嘱过老郑要定期复诊复查,以便了解病情的发展,更好的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出院后,老郑没有再出现过不舒服的症状,便拒绝了去复诊,再发现就已经迟了!

其实,糖尿病并发症,与老郑想得大不相同。

糖尿病并发症不按常理出牌

长期血糖持续升高,是引起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

病程小于10年组(<10年)和病程大于10年组(>10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9%和78.6%,即病程超过10年,并发症明显发生。但在临床上也有很多糖尿病病友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就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现象了。

虽然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的风险随之增高,但并不是%的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都会患上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水平、大幅度血糖波动、血压、血脂的控制水平有更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糖尿病并发症重在预防。如果陷入以下4个糖尿病治疗误区,只会让糖尿病并发症来得更快。糖友避开这4个糖尿病治疗误区,就能远离并发症。

误区一:高血糖不痛不痒,不用治

很多糖友认为,能吃能睡、没有不舒服,血糖高就高吧,不用治。可当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血糖升高时,也会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以发生昏迷。

因长期血糖高,微血管在炎症、氧化应激作用下,会使血管壁发生损伤。比如发展出典型的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微血管病变影响血管供血,供血不好也影响周围神经,出现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胃轻瘫等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遍布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也影响大血管,使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另外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的共同作用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病因。

血糖高虽然不痛不痒,但导致的后果——糖尿病并发症是非常可怕的。

正确做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没有捷径,只有勤测血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只需生活方式控糖,请加强饮食管理,坚持运动;如果需要辅助药物控糖,请在生活方式控糖的基础上遵医嘱规范性用药。

误区二:控制好血糖后,擅自停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后,部分糖友自觉控糖成功,便停止用药。其实,血糖刚恢复正常并不意味着病情稳定到可以停药的阶段。

糖友因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作用障碍)引起血糖升高,在饮食和运动干预后血糖依然不达标的情况下,才会及时启动药物控糖方案。

降糖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或通过其他机制来降低血糖。那么,在血糖刚达标、未稳定的情况下,自行停药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以去平衡血糖升高的速度和水平,很有可能会引起血糖骤然升高、加重病情,情况严重者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血糖高还容易继发一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正确做法:血糖稳定且良好控制达4-6周,经检查自身胰岛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并能坚持严格饮食、运动治疗,用药后血糖值偏低,以上情况可以考虑重新找医生评估用药方案,在保证血糖正常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用药剂量,而不是自行停药。

误区三:没有症状,糖尿病就没事

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血糖高,并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等出现症状了,就是病情比较严重了。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说明糖尿病病情已经加重。又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下肢、眼睑浮肿再去检查肾脏功能,很可能已经到了糖尿病肾病4期,已经失去了逆转糖尿病肾病的机会。

因此,不能觉得糖尿病没有症状就是没事。糖尿病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静悄悄的损伤着身体的每条血管、每个组织器官。

正确做法:正确认识糖尿病,没有症状不等于病情不严重,应该积极控糖、定期复诊复查、定期做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检查。

误区四:不按医嘱就医,错失治疗最佳时机

就像老郑,如果一开始就按医嘱规范用药,坚持饮食运动管理,血糖可以控制得更加稳定;如果老郑遵医嘱定期复诊复查,可及时发现并发症,较大程度地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老郑的故事提醒广大糖友:就医后,如果您无法遵医嘱用药,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不管医生医术多专业多高超,都无法帮助您很好的管理血糖,自助者天助!

正确做法:找固定的医生,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病情是不断变化的,治疗方案也需要定期调整。另外,饮食和运动干预也需要专门学习、专人指导,多管齐下并坚持,才能全面管好糖尿病。

如果你身边的人有这些治疗误区,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转给TA!

无论是新糖友还是老糖友,面对糖尿病总会有很多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这可不太好,要逐一攻破走上控糖的正确轨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