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泥种竹,也能赚钱 [复制链接]

1#

作者

李昂杜昱倢

年7月,来自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行走长三角”实践队伍行至苏南一隅,或立于西渚以西“白塔”之下,或学着苏东坡向“西望”去,在这个夏天与宜兴城相遇。

这座寄托着人们“宜商、宜居、宜兴、宜业”希望的“陶都”自年起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为目标,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形成了“村村有美景,处处有特色”的格局,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一村一品”的经验如何在宜兴带动起乡村振兴?实践队员们带着好奇与希冀走进了西渚镇白塔村和丁蜀镇西望村寻觅答案。

01

南天竹和紫砂壶: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

白塔村位于宜兴市西渚镇西部,地处丘陵山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村民人。年,白塔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颗小小的南天竹落入白塔村的土地,就此改变了白塔“西渚元上,电话一响,不是要钱就是要粮”的贫困,使这个“宜兴的西藏”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早先村子以水稻种植为主,仅供维持温饱,贫穷让村民们甚至交不起电费只能用蜡烛照明。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村书记欧阳华试图在村子里找到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南天竹经纪人王文彬的父亲最开始试着以分株繁殖的方式种南天竹,王文彬形容当时“书记‘闻风’而来”。王文彬说起南天竹如数家珍:“南天竹不落叶,夏冬两色,具有高观赏性,一株南天竹可以卖到3毛以上,而一亩地能产近10万株”,也正是这一良好的经济效果让欧阳华有了信心。

较早开始种植南天竹的村民任明初讲起这段往事时举起手臂,仿佛眼前就是自家的南天竹田,眯起了双眼:“放眼望去,就像是一丛丛钱铺在了地上!”欧阳华还带领村民们突破了以种子繁育南天竹的技术难关,设立“南天竹*支部”,鼓励家家户户都种上南天竹,达到亩以上,建立了南天竹种植基地。

王文彬介绍道,“现在村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闲暇时来帮忙拔拔草,月收入也能两千多”,南天竹解决了青壮年的生计问题,更让老人“老有所养”,极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南天竹海

白塔村找到了南天竹作为乡村振兴的种子,西望村却是经过一番努力才让紫砂壶产业的种子长成这片土地上的“参天大树”。

做壶是西望村的传统技艺,传承至今。然而由于产能较低,紫砂壶市场小,始终不能为村子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助力。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注重民间技艺的保存,组织民间艺人考核选拔出顾景舟等工艺大师,在紫砂厂向制壶工人传授紫砂技艺。一位现已拥有独立工作室的工艺师告诉实践队员,当时在厂里做日常生活用品,偶尔在家做私活才赚得多一点,“绝不让孩子去学做紫砂。”而西望村以向国营厂提供制形简单的“乡胚”为业,利润空间就更低些。

村书记范泽锋介绍道,乡胚就是“乡下人”做的胚。想让“下里巴人”的作品卖出价格,卖出销量,带动村民致富,就要赶上国家经济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文化需求猛增的发展风口,更要将村民们组织起来、整合优势,才能集中力量做好紫砂壶产业。以此为目标,年,西望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手工业合作社。

队员采访范泽锋书记

但这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第一是没有人参加。范泽锋便组织年轻的制壶人去广州和深圳的紫砂壶市场参观。当大家亲眼见证“有些紫砂爱好者把茶壶当宠物一样随身带着”的景象,看到紫砂壶如此受欢迎,大家对做紫砂壶有了信心。他扬起了眉毛,“后面去的几批就得报名,筛选。”第二个问题是难以获得审批。为此,合作社除了要求全部的社员是农业户口外,保证定期分红,不赚差价,终于通过审核。工商管理部门回复给范泽锋的意见是:“为村民们谋生计,这就没有脱离合作社的范畴。”

最后是要解决从前制壶技艺不精,缺乏制壶高精人才的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村子里利用*建活动室的空间开展起技能培训课程,范泽锋作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时常免费为村民们授课。丁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也为乡村提供了教育培训的资源,全年面向社区、村、企业等开展各类培训人次。课程内容从基本功到雕刻、设计、意蕴感知都有涉及,为学员提供从入门到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定的全阶段指导。

紫砂学校老师正在制壶

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南天竹,还是沿袭历史传承的紫砂壶,“一村一品”的定位都为村子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基础,助推了村子的振兴之路。

02

“一村一品”筑基础,特色产业扩发展

无论偶然还是顺势而为,两个村庄坚持“一村一品”的定位,打造特色产业的经验让我们产生疑问:寻找特色产业的必要性在哪里?这又给乡村振兴带来什么特别的助力呢?

事实上,“一村一品”不仅仅局限于“特色产业”。这一发展模式提出以村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通过较高的经济效益,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同时借助统一的规划以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中力量提升村镇品牌。

白塔村的成功证明了高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业是乡村富裕起来的法宝之一,而紫砂壶在西望村的兴起也离不开资源的整合和村民力量的聚集。“一村一品”建设的成功为两个村庄带来了更多。

  

南天竹产业的成功,让白塔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间”,生活水平的提高凝聚起了乡村的人心。果农阿姨詹金秀是大多数在高效农业上发挥余热的村民的缩影,她主动向书记申请承担看护村集体的果园的职责,学会剪枝、施肥、除虫,为村子做着贡献。更多生在白塔、长在白塔的人们,将白塔村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人谁不知道我们欧阳华书记啊,就是他带着我们一步步富起来的。”听到实践队员与詹阿姨在谈论书记,一位果农大叔立刻说:“我觉得他是一个真男人!”在交谈中,队员感受到的,是他们对于如今村子欣欣向荣的满足和欣喜。

队员参与包装桃子

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真正内驱力。白塔村以脱贫事迹创立了红色旅游线路,预约来访游客年均约6-7万人次,-批。青山绿水的风光也吸引很多城市居民,据粗略统计可以达到年均约30万人次。另一边,百年前紫砂大师聚集的古南街,在年被列为文化旅游区,获得几十亿的重建资金,摆脱了逐渐破落的结局,许多紫砂壶工作室入驻。“有一组中年游客,走着走着就开始朗诵起来了”,店主们回忆起游客们络绎不绝的盛况,“还有一个小朋友,在我们店里学了半小时就和妈妈说,要留在我们这儿不回家了”。

小朋友的紫砂作品

游客流连忘返,来自乡土的青年们都陆续回家了。26岁的孙逸飞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回家操持起老街上的小店;30岁的马亦斐、潘宁心等年轻人从丁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出发,在各项赛事中找到自己紫砂艺术创作的方向……从零基础学习紫砂技艺,到5年一考、层层上升的工艺美术师职称,紫砂产业为青年们提供了完备的发展空间。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把头扬得高高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来宜兴学制壶。”

如今的西望村,家家户户都有着紫砂壶的收藏,每条街上都立着几家紫砂的店铺。书法、茶艺、雕刻……围绕着紫砂,西望村开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中心。“村民都是艺术家”,范泽锋口中的愿景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03

汲取经验求破局,创新模式盼突破

欣欣向荣之下或许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村一品”的战略也还在摸索中发展。

古窑烧制技艺第29代传承人吴永兵对古窑烧出的壶总是非常自信,每月一次保护性烧制,一次烧制上百件壶器,他从不主动向外推销,只待人们闻名而来。然而高价壶器非常依赖买卖双方当面交流品玩;而依靠网络和快递运输的平价壶器真假混卖,质量良莠不齐。购买者多依靠工艺师的职称判断作品价值,但也常有鱼目混珠之事。特色产业的选择常会遇到无差异的竞争困境,紫砂壶的价值难以通过一套标准来分级,但是差异化的品牌、品质和品味却是不少村镇的共同困扰。

在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的眼里,西望村的紫砂产业除了具有特色外,还演绎着乡村美学,“从艺术的高度,美的高度,塑造地方特色的乡村形态,是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应对市场秩序的困扰,周武忠认为,“首先是做好消费者调研。另外产品本身也要保持过硬的水准,在创作上提升审美做经典造型;在功能上提升实用性,技术和材料方面可以考虑与养生理念结合。再者要和消费者明确,优势在哪里,尽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也有一些探索的案例。延安延长县尝试建立了苹果分级制度,把苹果按照品相、个头、含糖量以及是否符合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种植标准,来进行严格细化的分级,以更精美的产品博取高品质消费者的青睐。这一严格的分级制度也是西望村维持可持续发展可借鉴的样本之一。

因为苏南地区对耕地种植经济作物的限制较少,宜兴的南天竹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样板间”虽然装修精良,却也并非完美。

在与书记和村委会的交谈中,实践队了解到,白塔村目前南天竹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精细加工和文化助力。南天竹经纪人王文彬提出了自己的忧思,“现在还只是通过售卖换取经济利润,南天竹元素还未完全开发。”

“白塔村用好了本身的山水资源和优质的乡村生产资料,也注重了当地具有唯一性的文化资源‘星云大师’,已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利用乡村原料、乡村记忆,打造城乡交互产品,对现有产品深度加工以及和文创结合,是未来的方向。”周武忠说。

队员采访欧阳华书记

延伸产业链,也是各个村镇正在不断摸索的发展路径。比如,水蜜桃并非阳山独有,但阳山镇通过精准定位和科技加持,将品牌打响,并在后续发展中向二、三产业开发,使得“阳山水蜜桃”成为最优质水蜜桃的代名词。依靠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同时,科教兴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民培训体系,确保产业的可持续性。产业与科技文化相结合,成为“财富密码”。白塔村或许也正可以借此经验,将“南天竹”从果业本身走出去,以辐射更多产业。这,也正是欧阳华带领着村委会班子在不断实践和创新的新课题。

一村一品与乡村振兴,正在路上,步履不停。  

(本文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的“行走长三角”实践团队提供)

-End-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出品

作者

李昂杜昱倢

摄影

*豪云袁超颖

编辑

彭艳秋

统筹

查一鸣

排版

静山

投稿、投简历:newmedia

nfcma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