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医事件928天后,再没上过手术台的陶勇 [复制链接]

1#
皮肤科医生刘*连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观点:秋叶大叔

编辑:林琳

最近在微博看到陶勇医生的最新视频,他以北大学长的身份,给00后毕业生支招,鼓励他们在艰难的就业形势下找到前进的方向。

视频中,他气质儒雅,表达清晰,给人温暖的感觉。

说真的,别人这样讲,我觉得是灌鸡汤,但是陶勇医生,我是真心佩服他见过了人性的黑暗,依然对人世怀有真爱的胸怀。

视频中他还不能自如张开的左手手指,不由让人回想起那场残忍的伤医事件。

年1月,陶勇医生被自己的患者崔振国手持菜刀砍伤,颅内大出血,左手和前臂肌腱断裂。

三年过去了,他看诊只能右手操作,再也没有上过手术台。

一般人经历这样的无妄之灾,可能会意志消沉,甚至愤世嫉俗,报复社会。

然而陶勇没有,他选择成为“网红”医生,参加了21次节目,接受了35次采访,上过46次热搜,出了两本书,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回馈社会,想尽办法帮助更多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为什么在*门关前走一遭后,他更热爱生活,热爱他的职业。

今天这篇文章,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个人,也许陶医生身上的勇气,是我们每一个人未来面对不确定性时代都需要的。

01

有人问过陶勇医生,如果永远都不能回到手术台,会怎么办呢?

他的回答是,如果我因为这件事放弃前半生的选择,我就彻底被打败了。

“我们要尽量把每一个生命中的打击都变成营养,滋润生命的成长。”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过去两年,他把心血全部投入到科研和公益中。

他选择创立的智德检验,为患者提供眼内疾病检测服务,刚开始,由于没有临床指南,得不到专家共识。

去医院谈合作,好几次还被医生和保安赶出来。

陶勇医生才发现,医生创业和其他人创业没什么两样,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要有钱和市场。

作为企业创始人,他给自己定了三大任务——找人、找钱、找方向。

没有钱,他就自己垫钱;没有市场,他就推出免费检测服务,做市场教育。

用陶勇医生的话说,他是在围绕医学出发的半径,不断地扩大医学的范围。

半径前移,他可以做科普,减少患者因为不了解医学常识而染上眼疾。

半径后移,就是做公益,普及知识,惠及大众。

普通人会被遭遇这样现实的恶打倒,沉沦或者躺平,但陶勇显然看见这件事背后的意义。身体上受的伤害,也让他因此成为公众人物,他反而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影响更多的人。

从这个角度,陶勇看到了一件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事情背后的积极意义。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左手残疾了,而是想到我有影响力可以去帮助更多的人啦。

他发起一个公益项目叫”光盲计划“,希望有一天实现”天下无盲“的梦想,让更多患上眼疾的人得到治疗,重见光明,甚至帮助盲人就业。

梦想总是谈起来很美丽,实践起来却有太多的困难。

陶勇医生显然是一位实干者,他做出的尝试,付出的努力远远超出了一个医生的职业范畴。

他参加失明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帮助盲人掌握做饭、洗衣服、与人交流、使用手机等生活技能。

他让盲人参与舞台剧、合唱团的演出,带领他们参加视频节目的录制,让他们有发声的渠道。

他尤其关爱盲童的成长,为他们举办特别音乐会,还担任《盲童文学》杂志的专栏作家。

也许是从一个正常人的身份失去过,让他更懂得残疾人的苦和乐。

为了用自己的经历鼓舞更多人,陶勇医生还写了两本书,《自造》和《目光》。

他的书很令人佩服,医学学霸的文字既理性克制又充满人性,从回忆伤医事件开始叙述,并无指责抱怨的情绪,但很多读者读得眼泪滚滚而下,那一刻你觉得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

《目光》入选了年度中国好书奖,实至名归。

陶勇医生年,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聚焦医学生的成长,给节目带来了不少热度。

从那以后,很多人都称他为“网红”医生,而他对这样的称呼并不介意。

今天这个时代,要快速科普眼病知识,让公益项目火起来,还有什么比网络更好的的途径呢?

这正是陶勇医生令人敬佩之处,遭遇过委屈和伤害,他依然勇于谈理想,谈人生价值,外界怎么评价都不能动摇他的信念,他排除万难也要实现职业理想。

就像他的朋友对他的形容:”像一棵参天大树根扎得极深,外界的风吹雨打根本动不了他分毫,他的这种坚定让所有困难都变得没有那么困难。”

你永远无法打败一个内心真正有星辰大海的人,因为他早就准备好了为这份事业献出所有。

02

如果你了解陶勇医生的经历,就会知道培养一个好医生有多么不易。

他考入北大医学部时,整个江西只有两名学生被录取,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一路苦学,经常在手术室一待就是一天,顶着烈日跑遍北京的图书馆,就为了找那么一小段医学文字。

后来他成为了同届中唯一保研眼科的学生。27岁,从北京大学医学部以眼科学博士毕业。

31岁,他在葡萄膜炎专科门诊开诊。

葡萄膜病这个专业,当时中国大部分医生都不愿意碰。

因为得这个病的人大都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严重糖尿病,白血病,艾滋病。

往往这些人家庭条件还不好,难治又挣不了大钱,医生吃力不讨好。

而陶勇主动选择了这个专业,对于患有葡萄膜炎的病人来说,”找到陶医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他技术好,效率高。他每天接诊六七十个病人,最多一天做过89台白内障手术。

他还是论文达人。别人发一篇恨不得被剥一层皮的论文,他不声不响发表了篇,几乎是同龄人的20倍,获得过3项国家专利。

35岁,破格提了主任医师;

37岁,成为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整15年!这就是培养一名医学生从本科毕业到成为主任医师的时间。

但这已经算是很短的时间了,更多像陶医生这样的顶尖人才,付出半生只是等闲。

但是,毁掉一名顶尖的医生要多久呢?

一个医闹挥几刀就够了。

年1月20日下午,被陶勇医生治疗过的崔振国,手里攥着菜刀,医院。

他守了一小时,看准没有其他男性医生的时机,冲进诊室挥刀就砍。

崔振国砍伤了陶勇的头部,造成颅内外大出血,陶勇的左手和前臂肌腱断裂,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毫升,命悬一线。

陶勇本来不应该遇到崔振国。给崔振国做手术的是另外一位医生,术后出现并发症,再次手术难度系数很高。

而陶勇医生主动站了出来,别人做不了的手术,他做。

他怎么也想不到,崔振国恢复了部分视力,却把刀挥向救治自己的医生。

事后,当问及为什么砍人,崔振国轻描淡写地说,“我不满意手术治疗效果。”

崔振国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但有的伤害,再严厉的惩罚都无法抵消。

眼科手术是精细度极高的显微手术,伤了手部神经的陶勇无法再回到手术台。

同时被摧毁的,还有”找到陶医生“的那些病人最后的希望。

弱者不能让人同情,是因为他只敢报复他可以伤害的人。对于真正让他陷入苦难的原因,他看不见,也不想听。

但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明明知道自己面对的,拯救的是这样的人,没有选择放弃。

03

陶勇是一位意志无比坚强的医生,他被砍伤后不到四个月,就身穿白大褂,医院出诊。

今天我们看到他热情地投入工作,并没有人能真正体会他如何熬过了至暗时刻。

当然少不了他身边亲友与病患的精神支持。陶勇说“来找我看病的病人,不是拎着水果,就是带着鲜花。觉得过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怀有身为医生的职业信仰,这种信仰跟随他多年,是浸透在骨子里的。

作为”一号难求“的专家,他医院,舒适地工作,赚更多钱。

他还曾有留在德国做研究的机会,金钱、荣誉、地位,他只要想要,一伸手就能得到,但他拒绝了。

他说他要回中国,给穷人看病。他参加”健康快车“计划,专门停在贫困地方,在空间狭小的车厢里治好了几千位患者。

正是这种信仰,让他走出阴霾,找回职业角色。因为他是医生,他的职责就是战胜伤痛。

不过伤医事件永远是对医生信仰的致命打击。即使是陶勇医生,他的内心也变得更加胆怯。

陶勇医生被砍伤时,武汉正在抗击疫情,很多在前线抗击病*的医生看到这件事,心里就像被泼了一盆冰水,不少医生都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

很多医生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学医,医生这个职业太容易被妖魔化了。

为什么我们的医患关系变得这么紧张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矛盾被激化了。

病人在社会上遭受了挫折,比如他穷,他无人理解,他人生没有希望,他就容易把自己的痛苦发泄在医生身上。

有时候,我们不是承受一个人的压力,而是一群人的压力需要一个出口,你不巧成为这个出气口。

*曾经为医生说过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所有的医学院都是在教我们做最好的手术,但是我认为,你能给所有人开出最重要的药方和治疗是希望。

医患矛盾一定要化解,暴力伤医却不能姑息,犯罪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惩戒。

但幸好人间还有陶勇医生,他告诉我们一个真正受过教育,内心坚强的人,在遇到无理的伤害后,有挣扎,有害怕,但最后能够战胜内心怯弱的人,才能赢得自己的尊严。

永远不要做乞求别人廉价同情的人,要做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反而你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希望陶勇医生的故事,能打动你为他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