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璧名说,庄子的学问其实就是一条回家的路。人间红尘,安顿身心何其艰难,「有人为爱情要死不活,一辈子追不到理想的爱;有人为了事业汲汲营营,忘记幸福是一种心灵感受。如果非要得到渴望的东西才叫幸福,那你注定不能幸福。」
”
回家的路——蔡璧名
文|黃文鉅攝影|林俊耀
蔡璧名长年在台湾大学文学院教学与研究,时不时要充当爱情顾问,深受学生欢迎。她个性严谨如拼命四郎,凡事苛求完美,导致寝食失调,42岁时,罹患子宫颈癌第3期。为了保命,她透过中、西医同步治疗,还研发一套融合《庄子》、经络、太极拳、印度瑜伽的「穴道导引」,5个月不到就成功抗癌。
其实,蔡璧名成长于医药和武术世家,父亲是太极拳宗师,起初她不明白最重要的东西就在家裡,拼命向外追寻,最后救了她一命的,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罹癌后,她学著在生活中放鬆身心,实践《庄子》哲学,因为庄子的学问,正是一条回家的路,让人获得安顿的力量。
蔡璧名的课在台大深受好评,她擅长用浅显易懂的实例,解说晦涩的传统文化思想。(张哲源摄)
讲台上,蔡璧名神色从容说道:「我从日本买了一台测头皮硬度的机器,或许哪学年一开学,先帮全班同学测一次,到了期末再测,头皮变软最多的最高分,因为最见放鬆身心成效,体现《庄子》精髓。」台下学生哈哈大笑。
仔细瞧,她站姿有些奇特,脚步一虚一实。事后我才知道,那是打太极拳养成的习惯,她说:「刚开始会累,久了力量够就不痠了,我坐著也一定『缘督以为经』,不让自己驼背。」缘督以为经,是庄子多年前的说法,人人只需将背部沿著脊椎上行的「督脉」,作为行、住、坐、卧的准绳,随时保持笔直,便能安养天年。
台大有些学生爱情智商不够,我透过哲学与诗歌,教他们面对爱情。
蔡璧名在台大任教20年,深受学生爱戴,不少人毕了业都跟她结为好朋友。(蔡璧名提供)
52岁的蔡璧名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早年精熟医家思想,钻研《*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群籍,31岁取得台大中文博士,隔年进入台大专任,至今满20年。
她7度获选台大「优良教师」,更荣获每年从一百位教师遴选一位的「台大教学杰出奖」。她在台大开放式OCW课程推出的〈正是时候读庄子〉,一年多来已破40万点阅;在国际线上教学平台Coursera推出的线上课程,选修人数居「汉语(中国、台湾)学生学习的热门课程」全台之冠。
我去旁听她的课,座无虚席,除了本科生,亦有不少慕名的旁听生。这天她身披藕色丝巾,眉宇舒展,不时流露微笑,ㄓㄔㄕ日咬字十分清晰,大概是打太极拳的缘故,嗓音柔中带刚。
这天,蔡璧名带我们到台大醉月湖畔摄影,这裡是她平常打太极拳的地方。
为了解释「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她举恋爱为例:「每次牵手和放手,都不该让悲伤辗过心灵。庄子理想的爱情,不是鞋子坏掉换一双,而是如何让对方更开心健康。有人分手,我会安慰:『只有独立苍茫,才可以看到无限,死会的人走在路上,反而不敢东张西望。』」后来,她对我说:「台大有些学生爱情智商不够高,所以我想透过传统文化的哲学与诗歌,教他们更懂如何面对爱情。」
我教《庄子》常觉羞赧,因为此生太顺遂,要有更无常的巨石落下。
在顶尖学府教学与研究,近乎鱼与熊掌,许多年,她研究室的灯火,几乎彻夜通亮。博士班指导教授林丽真用「拼命四郎」形容她治学严谨,又说:「她个性刚强,以前常听她帮人把脉、送药草,像武侠小说的侠女,她也很豁达,遇到挫折不太诉苦。」好友戴立安说:「她责任感很强,不爱重覆,每次上课或演讲的投影片,都坚持做不一样,课后又常帮学生谘商,到头来让自己很累。」
蔡璧名高中就立志读中文系,手上抱著一本《红楼梦》的模样,颇有文艺少女气息。(蔡璧名提供)
教学风趣又是心灵导师,备受学生爱戴,一点也不意外。有忧鬱症的学生打来,从凌晨1点讲到5点,她不敢挂;学生申请奖学金,请她写推荐函,写完后发现编排太差,从头帮忙改。「我妈以前觉得我有病,对学生那麽好,连前男友都气疯了,衝到研究室跟助理说:『你们老师陪你的时间都比陪我还长!』」
教《庄子》的人,身心虚耗而一无所知。某天,她在课堂感慨:「我教《庄子》,常觉羞赧,因为此生过得太顺遂,总不知大好天气裡的逍遥喜乐,果真同于庄子逆境人生裡的逍遥喜乐?好像得要有更重大、无常的巨石落下,挡住我顺行千里的路。假使还能乘御得了,那逍遥才真。」
42岁那年,老天爷果真送来一份大礼。
年11月13日,那是她教书生涯第一次请假。安排检查,确诊罹患子宫颈癌第3期,恶性肿瘤长达9公分,扩散至淋巴和胃肠,5年内死亡率75%。医生只给她2个礼拜回校善后。
得知罹癌,我没落泪,好比习武之人看到高手,需要的不是恐惧。
事发匆促,她没有埋怨:「那时我竟没有落泪,从小我爸不喜欢我爱哭,就好比习武之人看到高手如林,最需要的不是紧张与恐惧,而是谨慎面对。我父亲教会小孩自省,当时熬夜太凶,有时只睡15分钟,3餐又乱吃,不是我生病是谁?」
入院治疗前最后一週,学生齐聚教室来惜别,又送礼,又带吉他唱歌,她笑称像参加自己的追悼会,「每一堂课后面都挤满了人,连毕业的也跑来,我说:『老师病了,就像闹钟坏了要送修,好了就继续沿用,坏了就丢掉,我也不知道可不可以修好,如果不能,就先在这儿跟各位道别。』」面对垂泪啜泣的学生,多情之人害怕陷溺,总习惯先让自己洒脱。
聊著聊著,蔡璧名眼眶转红,面纸来不及抽,眼泪啪啪流下来,「肿瘤扩散太大,不能开刀,所以我的放疗剂量比一般人高。医生说,从没看过放疗做到7千度还活著的病人,可以想像后遗症导致生活有多艰难,不少人提著尿袋过一辈子。」虽然躲过一劫,她左背部还有一颗手掌大小的突起,那是先天脊椎侧弯,合併内脏压迫,再加上化疗、放疗留下神经病变,各处黏膜也因受损而溃疡、出血,无法久坐。这已是尽量降低伤害的结果。
回忆治疗情景,蔡璧名一连说了3次「非常痛苦」。「有天我妈打电话来,我正在如厕,发出哀嚎,母亲吓得一礼拜不敢打来。你就想像你整个身体都是伤口,所以如厕时好像整块肌肉要被撕裂了,痛死了。」
心情就像看金庸小说,你有置之死地的需要,学会才能活著出山洞。
蔡璧名(右)曾经跟清代御医传人周成清(左)学中医,得其毕生医道绝学。(蔡璧名提供)
她只好反刍《庄子》心法,关掉念头,居然更好入眠,黏膜出血也减缓。西医治疗,搭配中医食补,还研发一套融合《庄子》、经络、太极拳、印度瑜伽的「穴道导引」,她从工作狂变成治病狂,「那心情就像看金庸小说,你掉到山洞裡,牆壁有很多练功壁画,你有一个置之死地的需要,要把它学会才能活著走出山洞,一定会认真练。」
5个月不到,肿瘤奇迹消失。
蔡璧名的父亲蔡肇祺,是太极拳宗师郑曼青的嫡传弟子,学太极拳以前,他先练了少林拳、金钟罩、鹰爪功、红砂掌、黑砂掌等,练就一身好功夫。(蔡璧名提供)
蔡璧名的父亲蔡肇祺,是当代太极拳宗师郑曼青的嫡传弟子,她生病前,耳儒目染练过几年,却不太当一回事,「以前总觉得要做学术研究,就没时间打拳,想把书教好,就没时间打拳,大病后,原来扞格的领域都统一了。当我重视身心修鍊,反而把《庄子》讲得更到位。」
她未婚,独居在台北公馆,学生们热络来往。治疗期间,学生偷偷轮班去她家喂宠物、浇花,也有学生为了陪病,放弃研究所考试,她说:「太过分!我说这样陷我于不义,学生竟回说:『就算考榜首,如果我最好的朋友死了,又有什麽意思?』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生命非常富有……」顿了顿,又说:「《庄子》课堂的学生很乐观,来探病都不是含泪同情。我一隻手因为注射变很胖,另一隻骨瘦如柴,学生拍照标题写著:『猪脚与凤爪』;我脸也水肿变大,很难看,学生笑说以前上那种三百人大教室的课,后排看不到老师的脸,这下不用烦恼了。这样一讲,很正向,我也觉得好好笑。」原本眼眶还含著泪,说到这儿,她笑了。
幸福是种心灵感受。非要得到渴望的东西才叫幸福,注定不能幸福。
蔡璧名成长于医药和武术世家,上有一兄一姊,父母皆是台大药学系毕业,开了间药局,曾祖父与祖父都是中医,外祖父是西医,舅舅多半毕业于台大医科。父亲不只擅长太极拳,也精通诗、书、画、音律。当年,父亲用一幅芭蕉跟菊花的字画,向母亲告白,上有题诗:「芭蕉护菊只一枝,那堪诱泪成千垂。风雨霜雪相依共,不敢描月为定情。」她说母亲一时不懂,问同学是什麽意思?等看懂,就动心了。
童年的蔡璧名(左),与姊姊(中)、哥哥(右)合影。(蔡璧名提供)
父亲继承的传统文化,救了蔡璧名一命。过去,她不明白最珍贵的东西就在家裡,拼命向外追寻。她曾问一位美国宾州大学的教授为何不搞西方哲学,却跑来学庄子?这位洋人告诉她:「西方哲学离家太远。」
蔡璧名说,庄子的学问其实就是一条回家的路。人间红尘,安顿身心何其艰难,「有人为爱情要死不活,一辈子追不到理想的爱;有人为了事业汲汲营营,忘记幸福是一种心灵感受。如果非要得到渴望的东西才叫幸福,那你注定不能幸福。」回家的路不远,但必须在生活中实践《庄子》哲学,即便身处不幸,也能克服。
当初原以为不久于人世,所以蔡璧名在病中积极推广《庄子》,并写成科普书,希望大众也能感受《庄子》精髓。
蔡璧名对人文精神有一种使命感:如何让传统文化浸润到现代人的生命?她说自己擅长以简驭繁的教学,写科普书,是一条相对简单的路。去年她出版《穴道导引》推广身心放鬆术,至今仍名列诚品书店畅销榜;前年出版《正是时候读庄子》,以漫画重现原典,配合浅白解说,一上市便热销万本。
某次课堂上,她提到,14年前养了隻小狗,不小心走失,她冒雨去追,找到时,一把搂在怀中,才发觉自己原来爱得那麽深刻。前段日子,狗又被朋友丢失,「我想,狗若掉了,也只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就坐著继续工作。我要慢慢放下执著,不能让世界上有一个我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况且,把狗弄丢的人比我更著急,我会想像她的心情,不怪她。」语毕,她淡定露出一抹微笑。
此刻,她的头皮,想必很柔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