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的脂肪是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的。刚出生时,人体脂肪约占体重的12%,新生儿大约占25%。然后在青春期前下降到15%~18%。青春期女性增加至20%~25%,成年期后脂肪量升高至体重的30%~40%,而体重只增加10%~15%,此时,人的肥胖发生几率增大,特别是40岁以后。
造成肥胖的环境因素包括膳食结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及锻炼、生活方式及精神引起的生理功能阻碍等各个方面都起综合的作用,“多吃”与“少动”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肥胖的预防,首先要改变"胖是福,胖能长寿"的错误观念。凡事预先都有个迹象,在肥胖还未明显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如能提高警惕性,便有能及时预防。
易累:与既往相比,近一段时间来易感到疲劳,多活动一会便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只要不是患上什么病的话,很可能肥胖在悄然到来。变懒:一贯勤快的人,变得懒惰起来,遇事无精打采,肥胖就会随之而来。贪睡:睡眠特别香甜,巳经睡上足够时间后还想睡,叫也不醒,或者经常瞌睡,两眼无神,仿佛老是睡不醒的模样,在排除过于疲劳的情况下,或许肥胖即将降临。
怕动、爱吃:胃口大增,只要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胃口增加的疾病,就预示着肥胖将接踵而至。喜饮:水能妨碍体内脂肪的燃烧,增加脂肪的储存,倘若特别喜爱饮水,只要不是尿崩症、糖尿病,也可使人发胖。
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对预防肥胖能起一定作用。反之,沉默寡言,情绪抑郁,代谢减慢,加上运动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积。
注意营养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食谱,调整食物的营养素比例,控制热量的摄入。在平衡膳食基础上,减肥者应尽量选用能量密度低的食物。自然界中有许多食物具有减肥、轻身、降脂功能,包括*瓜、冬瓜、白萝卜、韭菜、芹菜、菠菜、绿豆菜、茼蒿、香菇、金针菇、黑木耳、海带、竹笋、山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绿豆、赤小豆、魔芋、豆腐、腐竹、海蜇等.
慎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纯糖、巧克力、糖果、甜点、蜂蜜、肥肉、*油、奶油、内脏、动物脑、鱼籽、动物油脂等,以有利于减肥。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预防肥胖症,要持之以恒。人不可能终身依赖药物来管理或控制体重,所以饮食控制结合适量运动是公认肥胖的预防的最佳治疗方案。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