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是什么感觉呢?有的人说,像是被针持续地扎过;有的人说,像是被钳子钳住;有的人说,像是被烧红的铁烙了很多次……正如痛风这个名字的由来一样,这种疼痛感,是发作部位哪怕遇到风吹过也会痛,哪怕碰到被子也会无法忍受。
有些人会说,痛我不怕,吃药止痛就好了。事实上不少痛风患者都以为痛风就只是止痛。当痛风发作产生的疼痛和违和感消失后,有不少人还会认为痛风就只是发作时的疼痛,医院就医。但是,当下次痛风到来时,才知道自己的病情在不断恶化。
即使疼痛消失,痛风也在悄悄恶化
对于痛风的治疗,急性期及时消炎止痛当然不错,但间歇期的降尿酸治疗更为重要。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降尿酸呢?因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病理基础,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低于单钠尿酸盐的饱和点,才能避免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身体的免疫反应。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急性痛风反复发作、预防痛风产生、促进已经产生的痛风石溶解以及预防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出现。降尿酸治疗有不少方式,比如免疫吸附治疗、针刀镜治疗、软骨PRP治疗以及我们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治疗。
目前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这些药物是不是痛风患者都能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比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就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通过抑制*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生成,进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苯溴马隆就属于促尿酸排泄药物,通过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今天刘医生就来和大家讲一讲,这三种降尿酸药物该如何使用。
控制尿酸值,从痛风的发作开始
别嘌醇虽然对肾脏负担小,但肾功能不全患者也需减量别嘌醇的基本药理作用是竞争性抑制*嘌呤氧化酶,阻断次*嘌呤和*嘌呤转化为尿酸,同时别嘌醇被氧化为羟基嘌呤醇,也发挥着降低血尿酸浓度的主要作用。别嘌醇适用于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患者的治疗,也可用于反复发作性尿酸性肾结石患者;包括肿瘤患者在放疗或化疗后继发的组织内尿酸盐沉积、肾结石等也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别嘌醇是抑制尿酸生成的主要药物之一
但是,我们要注意,别嘌醇并不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使用,当然,如果您在痛风发作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那么就无需停药。
人们对于别嘌醇的使用顾忌,主要还是别嘌醇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别嘌醇的常见反应包括胃肠道疼痛、腹泻、头痛、皮疹等。较小的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但可以通过将药片和饭一起服用使其减弱;较小的皮疹,也可以通过药物减量让皮疹消退。
当然,别嘌醇也会产生严重的超敏反应,主要特点包括发热、皮疹、肝炎、有嗜酸性细胞增多的白细胞增多和肾功能损害。这种超敏反应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您初次使用别嘌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做HLA-B基因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就是对别嘌醇过敏。
别嘌醇的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
临床上为了避免别嘌醇的超敏反应出现,一般是采用别嘌醇脱敏法。即起初为50μg/g,每隔3天增至μg/g逐渐增至50mg/d。通常,别嘌醇的初始剂量为50mg/d,如2周后血尿酸没有下降,那么再增至mg/d。别嘌醇使用后1~2天,血尿酸就会出现下降,一般7~14天就会达到高峰,3~6个月左右,血尿酸会降至正常水平。
别嘌醇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在肝脏代谢为有活性的羟嘌呤醇,所以对肾脏负担小。但是因为别嘌醇经过肾脏排泄,那么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就需要慎重用药。一般是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别嘌醇的剂量,最大剂量建议不超过mg/d。当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别嘌醇会进入人体后代谢的物质在体内蓄积,容易增加中*风险,所以就要注意。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别嘌醇剂量
非布司他虽然相对安全,但服药过程中也需监测肝功能和别嘌醇一样,非布司他也属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但是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的作用原理还是有区别。非布司他有非嘌呤分子结构,对*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更有特异性,但是临床上一般是建议别嘌醇不耐受才使用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有区别
当然,非布司他和别嘌醇不同的是,别嘌醇需要注意肾功能不全者患者要慎重用药,但是非布司他主要是通过肝脏形成葡萄苷酸和氧化作用代谢,而不完全依赖肾脏排出,所以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相对安全。也就是说,非布司他适用于3级以上肾功能不全、尿结石不能充分水化、尿酸产生过多、促尿酸排泄药有禁忌、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欧美国家并不将非布司他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主要是因为非布司他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一般来说,90%左右的痛风患者可以通过非布司他维持血尿酸水平达标,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衰的痛风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而且如果在使用时就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