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肾内科主任医师
与以往相比,现如今痛风患者已经越来越多了,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然而,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与痛风患病率的逐年增高存在着非常大的关系。谈到痛风,就不得不谈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有关,也与肾衰竭密切相关。因此,痛风也与肾衰竭有关。由单钠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变的痛风,怎么会引起肾衰竭呢?其实,不应该这样理解。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同时高尿酸血症也会继发肾脏损害,继而引起肾衰竭。这样理解才是对的。说痛风与肾衰竭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高尿酸血症与肾衰竭之间的关系。
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常识,那就是,当血pH值7.40时,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尿酸盐的饱和度为.36μmol/L(7mg/dL),而血尿酸的正常范围为-μmol/L(3-7mg/dL)(男性)及-μmol/L(2-6mg/dL)(女性)。咱们肾脏每天尿酸的排泄量占尿酸总排泄量的70%,经过滤过、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重吸收的过程。而在酸性条件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也就是说,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它还会造成肾脏损害。而尿酸引起的肾脏损害主要有三类,分别为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及尿酸性肾结石,这三类肾病都与肾衰竭有关。
那么问题来了,从发现痛风到肾衰竭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前面已经说过,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某个关节尿酸盐沉积导致的炎症性改变,已经出现了痛风,多表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且未治疗或治疗并未达到预期。或者说,该患者长期存在高尿酸血症。这样的话,长期高尿酸血症引起肾脏损害,主要为慢性尿酸性肾病及尿酸性肾结石。
先说说急性尿酸性肾病:它指的是短时间内尿酸大量生成,原尿中滤过的尿酸远远超过正常水平,导致大量尿酸结晶析出,阻塞了肾小管,引起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也称急性肾损伤)。这种情况只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中较常见。这种高尿酸血症并不太容易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因此,这一种肾衰竭与痛风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
再说说慢性尿酸性肾病:长期高尿酸血症就可引起慢性尿酸性肾病,若已是痛风多次发作,表明患者已经存在多年的高尿酸血症,这个时候往往已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即使是偶尔发作一次的痛风,患者的肾脏也多存在明显的肾小管损伤,如果仍然不能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或仅需数月或数年,患者也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还要说说尿酸性肾结石:血尿酸与尿尿酸都升高的痛风患者,更容易发生肾结石。而尿酸性肾结石,它不仅可引起腰痛、血尿、肾积水与输尿管积水,它还会引起梗阻性肾病、急性肾衰竭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有的时候,痛风、肾结石与肾衰竭先后数月或数年出现(如慢性肾衰竭),有的时候,痛风、肾结石与肾衰竭几乎同时出现(如急性肾衰竭)。
其实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当发现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发作疼痛时,患者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的慢性肾衰竭。这主要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了高尿酸血症,而长期未能控制下来的高尿酸血症的尿酸结晶沉积到某些关节部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看上去是痛风与肾衰竭同时发生的,但实际上是先有肾衰竭,后有痛风。
既然这样,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能阻止发生或延缓进展为肾衰竭吗?当然可以。只要能将血尿酸水平降至合理区间,就有希望阻止或延缓这一进程。采取的措施,不仅是降尿酸药物的使用,而且还必须很好配合低嘌呤饮食。
关于降尿酸药物,常用的是这两类:一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二是抑制尿酸生成的非布司他。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下降到20ml/min以下,则不能再使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也要减少使用剂量。关于低嘌呤饮食,要求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与各种荤汤,也包括沙丁鱼、扇贝及黄花鱼等部分海鲜。另外,蘑菇、干黄豆与鱼卵等的嘌呤含量也比较高。总之,对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来说,降尿酸药物与低嘌呤饮食都非常重要。
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