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或成升级版中国经济新引擎
6月8日,中共中央*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石家庄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市负责人介绍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进一步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议,对加强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优化经济布局等提出了意见。李克强边听边与大家深入讨论。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属于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东南沿海,上世纪90年代属于以浦东新区为龙头的长三角,那么以8日在河北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为契机,环渤海经济带有望成为新时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亮点。
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称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他并表示,要将该地区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环渤海地区之所以被寄予如此厚望,不无原因。“如果说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靠中西部,那么环渤海地区则是中短期内稳增长、促发展的最优选择。”接受中新社专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表示。
相较于中西部,位于东部的环渤海地区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与发展基础。李克强8日援引数据指出,环渤海地区贯通南北、连接陆海,总人口2.5亿,GDP(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都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早先发展起来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一则发展已相对成熟,二则世界经济的复苏乏力,使外向型发展的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困境。在这一形势下,更加依赖国内市场的环渤海经济带便成为高层稳增长、促发展的最佳选择。
就环渤海地区自身而言,由于该地区长期依赖重化工业,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之该地区区域内部资源分配尚待优化,这就意味着该地区经济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从而成为李克强所说的“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环渤海地区的意义远非中短期内支撑经济增长一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亦是高层的重要考量之一。在8日座谈会上,李克强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亦将“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市场和经济内生活力、释放消费和民间投资潜力”置于各项任务之首,并非巧合。
“环渤海地区不仅是重化工密集发展的地区,更是中国的*治文化中心,这便可以解释该地区经济发展为何受传统体制、旧思维影响较大,行*干预色彩较浓。”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对中新社指出,“这便是李总理在该地区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陈耀同时认为,相较于长三角等地区,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水平“要差得远”,区域内各省市可谓各自为*,区域内尽管有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新区,但基本是“各干各的”,这种行*区划分割不仅助推了产业结构雷同等沉疴,更影响了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只有把这个地区整体看待,在打破行*分割、厘清*府与市场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改革,统一规划,协调推进,才能结束这一局面,进而发挥1+1
2的效应。”陈耀指出。
高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8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表示,希望环渤海地区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区域合作步伐,构建区域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为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