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5位或以上的朋友的看法与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理”。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韦奇定理有以下观点:
1.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2.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3.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4.不怕众说纷纭,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是一个关于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的真实故事——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简奈特·弗兰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再那里,也许是生活艰苦的缘故,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强悍而有生命力。只有她恰恰相反,从小在家里就极端怯懦,有时宁可被嘲笑也不肯轻易出门。比如,小时候,兄妹四人一听到爸爸下班的脚踏车声,就会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里缠着爸爸要一些糖果。只是,有时不够分,站在后面那个伸出手来却总是落空了的孩子一定是她。她的状况很让父母担心,他们也经常在她面前叹气,说这孩子如何不正常。
她从小听着,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的。入学年龄到了,她被送去一个更陌生的环境,相比其他同学,她几乎还处于牙牙学语的阶段。其他的同学很容易地找到可以聊天的朋友了,而她也很想交朋友,却不知如何开口。为了帮助她调整心态,父母不得一次又一次地给她转学,但她始终没有太大改观。
大家都觉得她是个奇怪的人,总是用一些奇怪的字眼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这也就被认定是不知所云了。家人听不懂她的想法,同学也搞不清楚,即使是自己最崇拜的老师也先入为主地认为那只是一堆痴语与妄想。
为此,父母也没少带她去看医生,最开始的时候,医生给她的确诊是自闭症;后来,也有诊断为忧郁症的。再后来,她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她住进了长期疗养院,又多了一个精神分裂的诊断。她惶恐着,逃避着,默默地接受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
医院的日子是落寞而空虚的,医院里摆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捐赠的。她平时就翻看这些杂志,在医院里过着茫然而无聊生活的她,索性就提笔投稿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在家里、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上刊出了。
医院的医师有些尴尬,赶快取消了一些对她较有侵犯性的治疗方法,开始竖起耳朵听她的谈话,仔细分辨是否错过了任何的暗喻或象征。家人觉得有些得意,也忽然发现自己家里原来还有这样一位女儿。甚至旧日小镇的邻居都不可置信地问:难道得了这个伟大的文学奖的作家,就是当年那个古怪的小姑娘?
她出院了,并且凭借着奖学金出国了。
她来到了英国,带着自己的医疗病例主动到精神医医院报到。就这样,在固定的会谈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地过了两年,英国精神医师这才慎重地开了一张证明她没病的诊断书。
那一年,她已经34岁了。
一个从小被认为“不正常”的小女孩,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经过了几乎半辈子的时光后,终于挣脱了别人言论的藩篱,成了众所周知的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你是不是怕与别人不一样,你是不是怕成为众矢之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害怕自己不符合“大众标准”,结果经受不住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指点”,最后不得不妥协。
其实,别人想当然的推论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中的烦恼,而且会对我们的成功造成很大的阻碍。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一旦你的意志不够坚定,就很容易被这股来自世俗的力量引入歧途并与成功擦肩而过。
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标准给自己贴上标签。这样不仅会使你失去许多可贵的机会,有时还会失去自己,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成自己想成为的人,无论成败与否,你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正如但丁的那句豪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