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三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可是您知道吗?高尿酸已经被普遍认为是第四高。
因为长期的观察发现高尿酸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同时高尿酸还会引发痛风。
近日发布了最新《痛风治疗指南》,我们看看都有哪些新的调整:
降尿酸药物药需根据尿酸数值,逐渐调整:
新指南拓展了降低尿酸治疗的适应证,推荐别嘌醇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药物应用上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达到并维持血尿酸<6mg/dl(1mg/dl=59.5umol/l)的水平,而不是一直用固定剂量治疗。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以及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1mg/dl=59.5umol/l)
也就说治疗痛风的时候,药物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尿酸化验结果来调整药物剂量。
什么时间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
对于那些痛风发作少或首次痛风患者,如果伴有中重度慢性肾病(CKD≥3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9mg/dl)或肾结石,建议启动降低尿酸的治疗。若无这些并发症的首次痛风发作患者,不建议启动减低尿酸的治疗。
预防用药很重要:
强烈建议降尿酸同时给予急性发作预防用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泼尼松/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
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后,预防用药至少持续3~6个月而非3个月,并持续评估,如患者痛风急性发作则按需持续预防用药。
生活方式依然很重要:
在生活方式管理上,痛风患者除了要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外,还应限制饮酒、少吃含有高果糖或玉米糖浆的食物。指南还推荐,不管病情轻重,痛风患者都要管好体重,超重者要减减肥。
说到降尿酸药物,不得不提到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这三种药物。
那是不是,一旦发现尿酸高,就必须马上服用降尿酸药物呢?当然不是!
初发的轻度高尿酸,没有出现痛风的情况下,不建议马上启动降尿酸治疗,还是建议先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多饮水、低嘌呤饮食,不要喝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等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一部分人的尿酸就能恢复正常。
如果通过上述健康生活,尿酸仍高于μmol/L,那么建议服用降尿酸药物;
或者已经出现痛风,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降低尿酸。
尿酸20%来自于高嘌呤饮食,80%来自于自身分解代谢。也就是说,饮食因素只占高尿酸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单纯靠健康生活,也很难有效控制高尿酸,不得不通过降尿酸药物来降低尿酸。
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这三种药物,有什么区别?降尿酸,无非就是减少尿酸生成,或者促进尿酸排泄。
1、苯溴马隆----
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作用因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口服易吸收,其代谢产物为有效型,服药后24小时血中尿酸为服药前的66.5%。
每日1次,剂量渐增,连用3~6个月。
不良反应:
腹泻、胃部不适、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斑疹、潮红、瘙痒等皮肤过敏症;肝功能异常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偶然会呈现肠胃不适感,如恶心,呕吐,胃内饱胀感和腹泻等现象。
中至重度肾效用侵害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min)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不能使用此药。
所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苯溴马隆一定甚至,甚至不建议使用。
2、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对于尿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选择性高,降尿酸效果很明确。轻或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服用本品时不必调整剂量。持续两周后,对血清尿酸水平仍高于6mg/dl的患者,推荐给药剂量加倍。
不良反应:
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皮疹等等。
轻中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服用本品无需剂量调整。
需要指出,服用非布司他与服用别嘌醇的两组患者相比较,服用非布司他的这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比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风险升高,所有,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在服用非布司他前药慎重,需要咨询相关医生。
3、别嘌醇---
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最新《痛风治疗治疗》推荐别嘌醇作为一线降尿酸药物。药物应用上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以达到并维持血尿酸<6mg/dl的水平,而不是一直用固定剂量治疗。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以及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
不良反应:
皮疹发生率为3%~10%,一旦出现皮肤病变,应即停药。腹泻、恶心、呕吐、胃痛或阵发性腹痛等,发生率1~3%。常见头痛、头晕,罕见手脚麻木感、刺痛或疼痛、乏力等末梢神经炎症状。粒细胞缺乏症、贫血、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等极少见,发生率1%。
药物一定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即使在服用药物,也必须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痛风治疗指南》推荐在生活方式管理上,痛风患者除了要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外,还应限制饮酒、少吃含有高果糖或玉米糖浆的食物。指南还推荐,不管病情轻重,痛风患者都要管好体重,超重者要减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