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是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和稳定血糖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对糖尿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会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糖尿病用药误区有哪些,如果你也有,就要注意纠正过来了。
误区①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用药
以前对于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先进行大约3个月左右的非药物治疗,比如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适当增加运动、减重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仍然不理想,才会考虑用药治疗。
但是有长期的研究发现,如果单单靠生活方式的干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无法达到目标值的,而且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情况,会对器官、血管、组织以及胰岛等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从而造成损伤。
因此有指南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该给予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这两种治疗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降糖和控糖。
误区②症状不明显就不需要用药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各项生化指标,结合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但是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认为,自己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意思就是血糖已经控制得比较好,可以减少药量甚至是停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认识。
因为症状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明显并不能代表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擅自减药或停药,会导致血糖波动,引起更加严重的不适甚至是并发症。所以患者应按时按量地用药。
误区③急于降糖而大量用药
部分患者为了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恢复正常,会服用超过规定剂量的药物。这样虽然能降糖,但同时也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血糖的稳定,切忌操之过急。
误区④擅自联用同类降糖药
联合用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等,而这些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实现的。但同类降糖药,其作用机制类似,如果擅自联用,就可能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的治疗。
误区⑤忽视个体化用药
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听信广告宣传或者坊间的一些传言而盲目选择药物,或在刚开始用药时没有见到效果就更换药物,这样不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容易加重病情和经济的负担。所以患者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状况,结合医生意见来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误区⑥用药方法或时间不正确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外,还要做到正确用药。而不同的降糖药,它的服用方法和时间会存在着差异。
比如,双胍类药物宜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则宜在开始进餐时随餐嚼服;磺胺类药物宜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如果没有做到正确用药,那么也是会影响到药效的。
有的患者还会在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进食过多,又或者血糖值偏高时才临时用药、加药,这样做是不符合平稳降糖的原则的。
误区⑦只顾用药没有监测血糖
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多药物的降糖效果会逐渐变得不明显,被称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的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没有监测自己的血糖,继而就没有及时发现药物的疗效下降,这样无法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就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误区⑧胰岛素当用却不用
胰岛素是机体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如果胰岛β细胞的功能完全衰竭,就必须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胰岛素可以使血糖尽快得到控制,对胰岛β细胞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有的患者担心会对胰岛素产生依赖而不愿意使用,这就容易升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结语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对肾脏、大脑、眼睛、心脏等多个系统组织造成慢性病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以有效降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资料:
[1]糖尿病用药误区[J].科学大观园,(19):16-17.
[2]区大刚.糖尿病用药误区与用药安全[J].当代医学,(26):20-21.
[3]宋丽华.糖尿病患者用药误区[J].家庭医学,(1):41.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