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以“关于糖尿病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认定体检的问题”为题留言反映:现行的浙江省教师资格体检标准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被判定为“体检不合格”,应当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浙江省教育厅11月10日回复称,目前,省教育厅已经启动了教师资格体检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体检指标和标准,并作为规范性文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都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在育人,只要应聘人员具有合格的教学能力,同时没有不适合师德方面的道德污点,只要身体状况能够适应课堂教学,教育部门就不该拿苛刻的体检标准来卡应聘者。此次浙江省教育厅从善如流,值得肯定。
《教师法》第三章的“资格和任用”中,并没有体检要求,《教师资格条例》也仅是要求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但自从年9月《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颁布后,因为其中规定各地可自行制定教师资格体检标准,一些地方的体检就变得越来越苛刻,引发了很多应聘者的不满。
教育部门或许考虑较多,比如,一些血压不符合标准的视为体检不合格,可能是担心教师因此发生脑溢血等致残疾病,财政上要承担相应的负担。事实上,糖尿病也好,血压高也罢,就像留言的网友所说,医学等科技手段已取得较大进步,许多疾病并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像糖尿病,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治疗、服用降糖药物、饮食调节血糖,就可以做到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后引发脑血管意外。
而像争议更多的残疾人的教师资格,现在帮助残疾人的智能设备也越来越智慧很多残疾人借助这些设备同样能适应教学。今年4月,重庆女硕士邹蜜因残疾未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而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长王校长就表示,“我们学校愿意派一个有资格证的老师全程跟随,她就具备指导孩子的这种资格和能力,这也不违反国家规定。”基层学校都有这种主观能动性,教育部门何必这么死板?浙江义乌单眼失明者王丽通过四年诉讼,近日也领到了义乌市教育局为其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这都说明,各地自行制定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从教师法的角度说,本来就属于“法无授权不可为”,自然应该与时俱进进行修改了。
近年来,四川、江西、广西、广东等省份都取消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限制,天津更是在年全面取消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的体检环节,这些地方也没被曝出有啥问题。
进一步说,中小学制度性地吸纳通过考试资格后身体有问题但不影响教学的人做教师,更有利于学校的素质教育。当学生们看到他们为了教学要付出更多努力时,不就是一种自立更生、自食其力和乐观向上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吗?当学生看到全社会都来关爱他们的时候,至少有些学生会觉得不能欺负弱者吧?这不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校园欺凌吗?这可能是多少堂思政课都达不到的效果。
总之,不管是录取教师的标准,还是其他工作,主管部门都应当多一点接地气的动作,多一点系统思维,而不是死搬硬套,机械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