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质量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营养不足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分别降至4.8%和1.9%,已实现年规划预设目标。
随着青少年儿童营养水平的改善,孩子们长高了,也长胖了,但是我们发现身边的“小胖墩”也逐渐多了起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就有1个“小胖墩”。这组惊人的数据,也将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展露无疑。
儿童青少年肥胖,容易产生睡眠障碍,影响孩子骨骼发育,同时也存在患高血脂、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儿童青少年为什么会体重超标呢?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最常见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缺乏锻炼、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其中,含糖乳饮料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元凶”之一。
△年7月9日,一名小朋友在河北省邯郸市一家超市购买饮料。新华社发李昊摄
有统计数据显示,含糖饮料销售量逐年上升,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我们很难想象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率竟然高于成人,这足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高糖摄入已成为青少年肥胖、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对此,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滨州市沾化区第二中学心理及生涯规划教师尹丽美有自己的观点↓
尹丽美
第一,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预防小儿肥胖症要从日常生活着手,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得偏食糖类、高脂、高热卡食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荤素搭配,不能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进餐时间最好固定。同时还要多吃水果,少吃油炸、辛辣、生冷的食物。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体重超标的孩子,大多吃的多活动的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外,还要逐渐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兴趣。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做户外运动,如爬山、散步、玩游戏、跳舞等,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减重的效果,还可以强身健体,增加孩子身体的免疫力,另外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第三,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如有的家长自己就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身体肥胖,管理不好自己的体重;行动懒散,没有毅力坚持体育锻炼等等,势必给孩子造成不好的示范,间接导致孩子的身体肥胖。
第四,减轻孩子心理负担。儿童肥胖症一旦形成,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由于肥胖行动不便,孩子便不愿意活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孩子越来越胖,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甚至会自暴自弃,放弃对自己的体重管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学会帮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新华视点。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