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复杂死亡率高。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患者虽然暂时安全,但是也遗留了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当患者处于“救命”阶段时,如忽视早期的康复治疗,将会导致本可避免的残疾。
早期康复一般是在神经外科病房中进行,以床边康复治疗为主;
恢复期康复一般是指患者在经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短时间不再需要神经外科特殊处理时,又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时,由神经外科转入专门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的阶段,一般在外伤后第2、3个月;
后期康复指患者在经过康复中心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转入到社区或家庭,一般在颅脑外伤后的第4个月至12个月内,社区康复应该属于这一阶段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认知、言语、行为、心理和大脑综合功能等的康复。颅脑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肢体瘫痪。
功能训练的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再就业前的训练。
功能锻炼、整体康复和重返社会是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三大主要任务。
颅脑损伤后的病情多较复杂,特别是当脑组织遭受损伤时,还可引起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和感染等多种继发性病变,以及瘫痪、失语和癫痫等多种后遗症。因此,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具有复杂、繁重和需时较长等特点。由于颅脑损伤的类型、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康复治疗将贯穿颅脑损伤治疗的全过程。
在早期就要注意加强预防性治疗措施,以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为今后的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一旦出现身残和精神障碍,就必须及早而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康复治疗计划。颅脑外伤者只要抢救及时,治疗合理,再加上患者年龄多偏轻,并能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常可较快恢复,康复效果较为满意。颅脑外伤后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使其具有较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一、早期康复
(1)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昏迷患者鼻饲饮食,所提供的热量宜根据功能状态和消化功能逐步增加,应不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30一50cal,蛋白质供应量每天每千克体重在lg以上,以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中枢神经系统代谢药物:见昏迷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康复治疗。
(3)肢体良姿位摆放,尤其注意防止下肢屈曲挛缩和足下垂畸形。
(4)肢体被动活动:定期翻身,防止压疮,肢体被动运动,先下肢,后上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
//////////
恢复期康复
此期重点应恢复其肢体功能。应基于神经生理和神经发育的原则,由于感觉和运动密切相关,且感觉神经的整合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因此,通过感觉刺激如牵拉、叩击腿肌或肌腹、压迫肌腹等方法来引发运动,并通过网状结构激动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和温度觉等)高级中枢的刺激,使肌梭受到刺激并被激活。其次是应用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来调节对肌梭内部牵引的敏感性。这是因为感觉和运动之间相互不可分割,动作可因感觉刺激而引起,同时还对感觉产生反馈,如皮肤、关节或肌肉的运动感觉,进而反馈控制运动,从而使运动在需要的范围内进行。
除上述对损害运动功能的肌群进行练习外,还应根据生物力学的原理来加强肌力锻炼,改进活动范围等。
具体方法是:
1、一般性的功能训练
2、对上肢瘫痪者,通常上肢恢复先从屈曲性联合运动开始(低级运动),所以早期要鼓励患者进行这类联合运动,但到后期,这种联合运动可干扰正常活动功能,故应采取抑制性的联合运动,也即发展伸肌的联合运动来抑制屈肌的联合运动。可用多种刺激,包括听觉(说明动作的组成或指令)、视觉(注视如何进行)、触觉(治疗人员用手接触肢体),最后对来自本体感受器的刺檄(如对艾何的牵批或挤压,对关节活动中进行抗阻以刺激肌臃、肌梭等),而且要具有目的性(如取物、穿衣、进食等)。当引发随意活动后,即应注意加强肌力练习。上肢应多注意伸肌肌力,以促进肌力的平衡。
3、对健侧肢体则应发展其活动能力,若优势侧为右臂,而右臂又为患肢,则应尽力发展健侧即左臂的各种代偿功能,如写字、进食、梳洗等。下肢瘫痪康复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脑血管病。
后期康复
当患者从过去健康、具有一定工作能力情况下,突然转变为肢体功能障碍,需要他人照顾,这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通常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需给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能面对现实,用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尽快消除其消极情绪,树立信心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恢复和(或)代偿其失去的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同时,要关心患者的心理活动,争取患者的合作,以取得积极的康复效果。在功能评定基础上,合理安排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