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神器!超强总结!
一、冷疗的禁忌证(高频考点)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3.对冷过敏
4.禁用冷疗的部位:
①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可引起冻伤;
②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③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④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二、热疗的禁忌证(高频考点)
1.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 热疗能减轻疼痛,因而掩盖病情真相而贻误诊断和治疗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 此处血管丰富又无静脉瓣,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能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早期(48小时内) 热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重皮下出血、肿胀及疼痛
温馨提示:考生应将冷疗法和热疗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冷疗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而热疗是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冷疗是控制炎症的扩散,而热疗是促进炎症的消散
三、异常尿液的观察
1.尿量异常(请注意成人与小儿少尿、无尿的差别)
⑴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ml。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
⑵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见于心脏、肾脏疾病和发热、休克等病人
⑶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12小时内无尿。见于严重的心脏、肾脏疾病和发热、休克等病人
温馨提示:上述尿量异常是指成人,而小儿尿量异常是指:学龄前儿童少于ml,婴幼儿少于ml,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除此之外,考生还需知道夜尿增多是指每晚尿量大于ml
2.颜色异常:红色或棕色为肉眼血尿;*褐色为胆红素尿;乳白色为乳糜尿;酱油色或浓茶色为血红蛋白尿;白色浑浊为脓尿
3.气味异常: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提示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时,因尿中含有丙酮,尿液呈烂苹果气味
4.膀胱刺激症:主要表现为每次尿量少,且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常见于膀胱及尿道感染的病人
四、异常粪便的评估(高频考点)
1.颜色:当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呈暗红色便;胆道完全阻塞时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呈果酱样便;粪便表面有鲜血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多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的病人
2.气味:消化不良的病人粪便呈酸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呈腥臭味;直肠溃疡或肠癌者,粪便呈腐臭味
五、大量不保留灌肠
1、灌肠溶液的量及温度:成人每次用量~0ml,小儿用量约为~ml;溶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温度为28~32℃,中暑病人可用4℃的0.9%氯化钠溶液
2、操作方法(重要步骤)
1)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2)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缓流入
3)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和病人反应: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转动或挤压肛管;如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应适当放低灌肠筒,以减慢流速,并嘱病人张口呼吸;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
4)记录的方法是:灌肠后排便1次记为1/E,灌肠后未排便记为0/E
注意事项
1、准确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量不得超过ml;压力要低,即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以减少钠的吸收
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降温灌肠时,应保留30分钟后排便,排便后隔30分钟再测量体温并记录
4、禁忌症:急腹症、妊娠、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THEEND—
来学宝典
高效备考极速通关
您想要的这里都有
学习交给我时间还给生活
下单即可享有
精品视频课程(点播+直播)
来学宝典题库(电脑版+手机版)
以及考前重点资料,签订VIP通过协议
如果你是我们的老朋友,
可直接与您相熟识的业务老师联系,
或拨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