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岛素
1.药理作用
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促进K+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内K+浓度。
2.临床应用:
(1)Ⅰ型糖尿病和重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
(2)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或糖尿病昏迷、糖尿病应激患者,普通短效胰岛素静脉给药。
(3)细胞内缺钾患者
3.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2)低血糖反应;
(3)胰岛素耐受性;
(4)脂肪萎缩。
4.用药注意事项
(1)注意给药方法,所有胰岛素均可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可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要求餐前30分钟用药。
(2)未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应低温(2~8℃)避光保存,已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使用。应于注射前30分钟从冰箱取出备用,或用手握至其温度同体温后再用。
(3)注意用药后的低血糖反应,嘱咐患者随身准备甜食或葡萄糖,一旦出现心慌、饥饿时,应立即食用。
(4)为避免皮下脂肪组织的萎缩,应经常更换注射的部位。
(5)给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尿酮体、血钾、肾功能、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尤应注意。
(6)目前,胰岛素被制成许多笔芯注射剂,这种制剂使用、携带方便,能准确定量的注射。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7)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应告知患者:控制饮食,不可暴饮暴食;每次餐后应用尿糖试纸自行测试尿糖含量;不可随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不可随意中断用药或用口服降血糖药临时替代胰岛素;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
(二)口服降糖药
1.磺酰脲类
(1)药理作用主要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糖。
(2)临床应用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经控制饮食无效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人;氯磺丙脲还可治疗尿崩症。
(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
(4)用药注意事项
①本类药餐前30分钟服用效果较好,如有胃肠道反应,可餐时服药。
②乙醇能使本品的降血糖作用增强,并可致双硫仑样不良反应,故服药期间应戒酒。
③本类药可致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应避免日晒和人工紫外线照射。
④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含量,进行血象、视觉功能检查。
⑤控释片、缓释片需整片吞服。粪便中可出现药片样物,此为正常现象,乃包裹片剂的不溶性外壳。
2.双胍类
二甲双胍
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道吸收和糖原异生。临床应用于肥胖的轻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有乳酸性酸中*、胃肠道反应、低血糖等。
用药注意事项:
(1)本品片剂应每餐前即刻服用,但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可餐中或餐后服用。本品缓释胶囊应整粒以水吞服。
(2)治疗中,如果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3)用药期间,应经常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含量,定期测血乳酸浓度。对长期服用本品及有维生素B12吸收不足者,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
(4)本品用量过大或肾功能减退者使用,可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按照适应证和治疗量用药,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与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糖类的糖苷酶,应餐中服用。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水平升高者。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
用药注意事项:
(1)本品应与前几口主食一起咀嚼服用。
(2)本品可使蔗糖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如果发生急性低血糖,不宜使用蔗糖,而应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反应。
(3)服药期间应戒酒,否则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4)长期用药,应监测肝功能,并避免大剂量用药。
4.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
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不良反应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
用药注意事项:
(1)本类药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应,正在用口服避孕药避孕的育龄期妇女,应嘱其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2)给药期间,应每隔2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治疗中,应注意观察和随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3)本类药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用时,易致低血糖反应,应加强监护。
5.其他
瑞格列奈
餐时血糖调节剂,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
用药注意事项:
(1)给药期间,注意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患者如果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立即予葡萄糖处理。
(2)本品应餐前30分钟内到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3)用药期间应戒酒,因乙醇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加重低血糖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