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尿液的那些事
TUhjnbcbe - 2021/3/25 8:29:00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图11: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稀释:终尿的渗透浓度若低于血浆的渗透浓度,称为低渗尿,尿液的渗透浓度可低至50m0sm/(kp.H2O).尿液的稀释⊥要发生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在到达髓袢升支粗段末端时为低渗液。如果体内水过多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被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很低,水不能被重吸收,而小管液中的NaCl将继续被主动重吸收.这种溶质重吸收大大超过水的重吸收使小管液的渗透浓度进一步下降。饮大量清水后,血浆品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血管升压索释放减少,导致尿量增加,尿液被稀释。若血管升压素完全缺乏或肾小管和集合管缺乏血管升压素受休时,可出现尿崩症,每天可排出高达20L的低渗尿。

浓缩:若终尿的渗透浓度高于血浆的渗透浓度,则称为高渗尿。终尿的渗透浓度可商达m0sm/(kg.H20)。尿液的浓缩也发生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与尿液秘释不同的是片于小管液中水的重吸收比率大大超过了溶质的重吸收。同其他部位一样,肾对水的重吸收方式是渗透,其动力来自肾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外的渗透浓度梯度。

髓袢的形态和功能特性是形成肾髓贡渗透浓度梯度的重要条件。由于髓袢各段对水和溶质的通透性和重吸收机制不同,简袢的U型结构和小管液的流动方向,可通过逆流倍增机制建立从外髓质部至内髓质部的渗透浓度梯度。

(1)升支粗段:小管液经升支粗段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由于升支粗段上皮细胞主动重吸收NaCl。面对水却不通透,其结果是小管液在向皮质方向流动时滲透浓度逐渐降低,而小管周围组织中由于NaCI的堆积,渗透浓度升高。形成外髓质高渗。

(2)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对水通透.面对NaCl和尿素却相对不通透。由于髓质从外髓质部向内鹤质部的渗透浓度梯度,降支中的水不断进人组织间液,使小管液从上至下形成一个逐渐升高的浓度梯度.至髓袢折返处.溶透浓度达到峰值。

(3)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而对NaCl却能通透,对尿素则为中等度通透。当小管液从内髓质部向皮质方向流动时.NaCl不断向组织间液扩散,其结果是小管液中的NaCl浓度越来越低,小管外组织间液中的NaCl依度逐渐升高。

(4)髓质集合管从肾小球滤过的尿素除在近端小管可被重吸收外,髓袢升支细段对尿素可中等度通透,内髓质部集合管对尿素则高度通透,其他部位对尿索或不通透或通透性很低。

直小血管具有逆流交换作用。直小血管的降支和开支是并行的血管,与髓袢相似。直小血管壁对水和溶质都高度通透性。当血液沿直小血管降支向髓质深部流动时,组织间液溶质浓度比血浆高,组织间液中的溶质不断向直小血筲内扩散,而血液中的水则进人组织间液,直小血管中血浆的渗透浓度越来越高,在折返处,其参透浓度达最高值。直小血管内血液在升支中向皮质方向流动时,溶质渗透浓度越来越低,血液中的溶质向组织液扩散,而水从组织间液向血管中渗透。逆流交换过程仪将髓质中多余的溶质和水带回循环血液,从而使肾髓质的渗透悌度得以维持。

长按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尿液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