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肾脏疾病是没有任何表现的,或者表现很不明显,例如会有一点腰酸、乏力、晚上起夜次数多了一点。所以很多人,一查就已经是“尿*症”了。
所幸,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宣教的开展,很多人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开始对肾脏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开始定期进行体检。
那么,筛查肾脏疾病,我们是不是只查尿液就行了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常规的尿液检查包括那些,有什么意义。尿液分析里包括:
1、pH5.4~8.4
2、比重(SG)1.~1.;晨尿:1.
3、蛋白质(PRO)阴性
4、隐血(BLD)阴性
5、葡萄糖(GLU)阴性
6、酮体(KET)阴性
7、胆红素(BIL)阴性
8、尿胆原(URO)弱阳性
9、亚硝酸盐(NIT)阴性
10、白细胞(LEU)阴性
11、红细胞(RBC)阴性
12、维生素C20~mg/L
其中:
1、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
降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
2、比重:
尿少时比重可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脱水等;尿量多时比重同时增加,见于糖尿病。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
3、蛋白质阳性:
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剂。
4、葡萄糖阳性: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
5、酮体阳性: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
6、胆红素阳性:
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疽。
7、尿胆原阳性:
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疸。阻塞性*疸时为阴性。
8、尿潜血阳性:
血型不合输血、急性溶血性疾病、各种病*感染、肾炎或手术后大量红细胞破坏。
10、尿沉渣白细胞增加:泌尿系统炎症等。
11、尿沉渣红细胞增加:
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恶性肿瘤等。
12、尿沉渣中各种管型:
①颗粒管型:肾实质病变;
②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
③脂肪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类脂性肾病;
④蜡样管型:肾脏长期而严重的病变。
但是在患有肾病时,上述几个指标可是极有可能不太准确。
那,筛查肾脏疾病,我们到底还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痛风或者因为别的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某些有肾损害作用的药物等,每年至少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除了尿液分析,还需要检查
血清肌酐浓度(sCr)、
肌肝清除率(Ccr)、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尿β2-微球蛋白、
α1-微球蛋白、
泌尿系超声检查等等。
此文章摘抄于网络,如有维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