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大量运动之后,出汗现象更是明显。不知从何时开始,网上开始流传“出汗就是排*,不出汗*素就会堆积在体内”的说法,不但言之凿凿,而且还有很多商家在售卖有关出汗的养生器具,以至于后来还延伸出“出汗可以减肥”的说法。
那么,出汗真的是在排*吗?
辟谣:出汗并非排*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明确表示,出汗排*或者减肥,都是无稽之谈。
人类是恒温动物,身体的温度是需要保持稳定的,出汗就是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通常来说,外界温度升高、运动、精神因素以及刺激性的食物,都会引起体内的温度上升,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出汗,才能把体温重新调节到正常的状态。
而且,汗液中99%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其余不到1%的是尿素、乳酸和脂肪酸,所以靠出汗排*根本就是异想天开,体内也没有那么多的*性物质可以排泄。
反倒是出汗过多的话,会导致水分过度流失,进而会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人为什么会出汗?正常的生理出汗,天热、运动、在某种环境里精神紧张、吃了太多辣椒,这些都会导致出汗,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人体调节。不过,除了正常的生理性因素之外,一些病理性的因素也会引发出汗。
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称甲亢,这是内分泌系统的一种疾病。甲亢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紊乱,免疫细胞过度刺激甲状腺素,从而引起人体热量过高,身体就特别容易出汗。一般来说,夏天出汗过多,会导致甲亢患者的病情加重。
低血糖
通常是由于身体内的血糖浓度过低,从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
血糖浓度过低,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大汗淋漓、疲乏以及身体湿冷,如果过于严重的话,会出现昏迷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饿过头”了。
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最好的缓解方式就是吃点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中风
中风的出汗症状比较特殊,往往是身体的一侧有汗,一侧并不出汗。
在临床上,身体的左右侧以及上下部位,在中风之前都会出现出汗的症状。如果出现出半身汗的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天热不出汗也需警惕有些人不正常出汗是疾病,但如果在天热的情况下不出汗,也不是好现象。
人的身体上分布着多万个汗腺,人就是靠着这一个个汗毛孔调节温度的,通常来说,温度一旦超过30度,人的身体都会开始冒汗。
所以,夏天正常出汗,是身体代谢的一种表现。如果经常在空调房里,由于不知道实际温度冷热,人体免疫力下降,反倒容易感冒。
而那些在炎炎夏日里不出汗的人,按照中医的观点,都是脾肾阳虚的表现。这种体质的人,夏季要避免吃寒凉的食物,比如苦瓜,此外如果症状比较重的话,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调理。
最后要注意的是,若是这种体质,要减少在空调房里呆的时间。同时,可以进行一些体育运动,跑步、骑单车、打球都可以,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身体充分活动开来,使新陈代谢加快,从而促使出汗。
除了阳虚体质外,皮肤病(硬皮病、放射性皮炎以及皮肤萎缩等)、尿崩症、慢性肾炎等疾病,也会引发出汗异常。
夏季如何止汗那么身体健康的人,夏天该如何止汗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出汗是散热的主要方式,因此不能打断这个过程,只有汗出透了,体内温度才会下降。
其次,出汗之后不要洗冷水澡或者用凉毛巾擦拭身体,因为温度突然变低的话,会使得汗腺闭锁,这样汗液不能排出,高热集聚在体内,会使人感到燥热。相反,夏天出汗后,用干毛巾或者温热的毛巾擦拭,汗腺和毛细血管可以张开,热量散发的更快,人体反倒会感到更凉爽。这也是为何天然的时候用温水洗澡反倒更凉快的原因。
此外,大汗之时也不要急于喝冷饮,这样也会导致出汗突然停止,使得热量不能散出去。通常,要在半个小时候后再大量的补充水分。
夏天外出时,不要穿过于厚实的长袖,那样不利于散热,如果想要防晒的话,可以用遮阳伞。若是有狐臭而且夏天出汗又多的话,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止汗剂类的药物,进而避免出汗。
总之,正常的出汗是身体的代谢,不应阻止和干预,如果是病理性的出汗,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症加以治疗。
小编猜你还想看:
不动都出汗?提醒:或许与4类疾病有关,不容小觑
收藏!防心脏病猝死,6种补钾食物你吃了吗?
出汗多等于身体好?这4种情况要当心,可能是疾病找上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