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天使基金联合苏大附儿院
线上公益科普活动开播啦
足不出户了解成长误区
贫困家庭得到定向救助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
比别人矮半个头
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总是坐在班里第一排
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那么您的孩子有可能患了——
矮小症或性早熟!
在我国,很多家长能意识到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小,但是受到错误观念的束缚,总觉得再长大些就能长高,从而延误了最佳的干预时期。这些错误观点,可不能再盲目相信了!
误区一:二十三还能窜一窜
过去由于生存条件差,营养不良可能导致青春期启动比较晚,青春期后期出现补偿生长,一般这样的孩子父母也曾有晚长个的情况。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青春期启动较以前明显提前,晚长个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孩子一定是晚长。如果孩子个子矮,父母有晚长史,生长激素水平正常,生长速率正常,无明确慢性疾病史,则可能为晚长,但同时需监测孩子的生长速率及性腺发育情况,以免出现青春期启动提前和进程过快,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和身高不高。因此,是否晚长是由临床医生判断的,临床医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龄到14、15岁就已经没有生长空间了,所以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长甚至是期待“二十三窜一窜”。
误区二:孩子小,身高不着急
科学统计数据表明: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第二年约长10-11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8厘米,而青春期期间,则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8厘米。如果生长速率一旦掉队,将为终身高留下隐患。
误区三:男孩长胡子、女孩来月经,才是进入青春期
通常男孩10.5岁、女孩9.2岁开始发育,发育的标志是女孩乳房隆起、男孩睾丸增大。早期,孩子性发育隐蔽一般家长极难观察到,若出现胡子和月经是人体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末期。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板)已经临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8厘米,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增长1-2厘米。
活动时间:4月29日19:00-20:00
成长天使基医院
将开展线上生长发育科普宣传活动
报名参加科普活动的贫困家庭有机会
得到成长天使基金的定向救助。
专家介绍
陈临琪,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
目前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内分泌学组委员,江苏省儿科分会内分泌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江苏省内分泌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小儿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相关课题4项,合作课题2项,主持获得省市新技术引进奖4项,市临床重点病种专项课题1项。参与获得苏州大学儿科精品教学课程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对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尿崩症、部分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报名方式:扫码进群咨询活动详情
(活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