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宝妈反映说,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开朗,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喜欢嬉戏玩闹,回到家里也基本不说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家人有点担心,有一次甚至白天到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只是乖乖地坐在那上课,才稍微安心了点。
后来,这位宝妈有些失落地说,觉得自家孩子的性格好像不太好,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她真的非常希望孩子能变得开朗一点。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她的家庭状况、工作,当然还有孩子。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了端倪。
这位宝妈的孩子不是性格不好,而是缺乏安全感。
这位宝妈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儿:幼儿园的老师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其他小朋友都叽叽喳喳地涌上去,展示自己做好的小东西,有的是剪纸,有的是彩色黏土,还有的是蔬菜制成的小摆件。
她的孩子制作的是彩色黏土,一条红色的金鱼,非常漂亮。但宝贝看着雀跃的小朋友们,却不敢上台去发言,只是畏畏缩缩地坐在座位上,我能理解家长说这样一件事时,心里的酸涩与难过。
幼儿园布置了手工作业,孩子的作品很好却不敢上台,说明他动手能力很强,只是不爱说话。这绝对不是性格问题,就是孩子胆小软弱的一种体现,而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安全感。
深层次分析故事中孩子的内心人都需要安全感,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诉求,不光是成年人,孩子更加需要安全感。
那么,关于安全感的定义是什么呢?在孩子的心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一个人只有在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后,才可能呈现出放松的状态,更多地体验到愉悦、自在、欢乐等美好情绪。否则会挣扎在恐惧和不安当中,耗费巨大的能量和精力去寻求这样一种“安全和舒适”的感觉,很难有心情真正地享受生命。
孩子的安全感自然是来自于父母和家庭,当孩子独自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中时,这种安全感的体现尤为重要。
上面所讲述的宝贝,为什么不敢去上台演讲呢?是因为人在陌生的环境中,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缩成一团,来抵御外界不知何时带来的伤害,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之所以不敢上台去演讲,是因为孩子不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也就是他熟悉的座位。走上讲台就意味着要暴露在更多的目光下,陌生的眼光会使孩子产生生理性的手脚抽搐和言语方面的障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紧张”。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乏安全感家长们注意了,一旦你的孩子表现出下面几点特征,就说明缺乏安全感了,一定要重视起来。
.家里横外面怂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家里的长辈宠到大的,尤其是隔辈的老人,孩子宠多了自然就不怕家长,在家事事都要争第一,争强好胜的劲头都用在家里。家长说一,孩子一定要用二给顶回去。非要把家里人气得团团转才肯罢休。
不过到了外人面前,小宝贝就怂了,不争不抢,被小朋友欺负了也不敢有怨言,在幼儿园老师面前也乖乖不闹。
这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你的孩子故意这样做在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