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
TUhjnbcbe - 2021/7/25 16:53:00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

大一点的小孩子尿床,让做家长的既担心又烦恼,父母不知道这是否是疾病引起的,担心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等。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

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有一些症状具有指示特殊病症的意义∶如果不但尿床,而且每天的尿量过多,伴随有过度口渴的症状,就必须考虑是否有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一种脑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病症)、糖尿病与慢性肾脏衰竭。其他更常见的情形应该是上述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日夜规律颠倒,使得晚上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尿量增多。如果白天也会频尿、小便的时候会痛、小便的时候很急,很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小孩子尿床的原因

如果小孩有尿床现象,家长一定不能因此而打骂和羞辱孩子,因为这样只会使孩子精神更加紧张甚至加重尿床现象,家长要让孩子树立信心,在孩子没有尿床的时候的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尿床的现象的将会有可能减少。引起小孩尿床的原因有挺多,有的是疾病性的,有的是心理性的,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为孩子减少或避免尿床。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几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可到青春期才自愈。

疾病因素

太严重的尿床可以去找医生检查一下有没有特殊的问题,检查的重点是看神经功能是否有异常、脊椎部位是否有病变、排尿反应是否正常、尿液检查是否有感染或其他异常。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都会引起孩子尿床,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精神因素

如果以前并不会尿床,到了某个年龄突然会尿床,常见的原因是情绪的障碍,此时就必须找出影响情绪的可能原因。

此外儿童白天玩耍过于疲劳,过度兴奋;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受惊吓、心情焦虑、紧张不安,偶尔一次尿床受到父母的责骂或体罚,都可以成为孩子尿床的原因。此时可以继续观察,同时应该避免用责骂的态度对待小孩,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小孩的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不良的排尿习惯训练

父母训练不到位,或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等这些都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睡得过沉

孩子睡眠过沉也是原因之一,据有关人士对尿床的孩子进行脑电图观察,的确存在着此因素。只要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纠正,孩子尿床现象必将大大减少并最终不再尿床。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如果晚上的小便量大于白天的小便量,有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日夜规律异常有关。

小儿遗尿贴

主要针对症状:夜间遗尿、尿频尿急、小便失禁;贴肚脐(神阙穴),一天一次,每天贴敷8-12小时,可晚上贴,早上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孩尿床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