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蛋白尿是许多肾病的主要检测标志,尿蛋白检验便是用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标本采集方便,一直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之一。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生理状态下尿液中仅含有少量蛋白(mg/24h)。
尿蛋白成分包括:白蛋白、糖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酶类等。蛋白尿指尿液中总蛋白: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尿常规)和(或)尿定量检查超过mg/24h,则称为蛋白尿。若超过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搜索
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常见的现象和原因如下:
1.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尿蛋白定量升高
(1)非白蛋白尿:由于尿常规蛋白定性仅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的敏感性仅为白蛋白的1/50~1/,因此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时,尿中球蛋白大量增加,肾小球受到缺血、药物等刺激后会分泌大量黏蛋白以及类黏蛋白,肾小管受到刺激后会分泌T-H糖蛋白,当尿蛋白仅为一些特殊蛋白质时,蛋白试纸法不敏感,而此时白蛋白不一定阳性。
(2)结晶影响:如尿酸盐含量高时,尿呈酸性反应,蛋白试纸法结果较实际情况低,可致尿常规蛋白假阴性;
(3)留样时间:尿常规多用随机尿,对于功能性和体位性蛋白尿有时会是阴性;
(4)药物影响:如大剂量青霉素时可以对试纸法产生假阴性。
(1)药物因素: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等时,尿液pH9,可致尿常规蛋白假阳性;
(2)留样误差:尿蛋白定量多用定时尿(24小时尿),由于留样不全或误差也会造成假阴性;
(3)其他干扰:尿液含有较多分泌物或细胞时,可能会造成尿常规蛋白定性假阳性。
有些患者尤其是肾病患者本应是阳性结果拿到的报告却是正常的的,尿崩症患者由于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功能较差,使尿蛋白浓度低于检测下限,造成尿蛋白阴性;或是前后两次检查结果相错甚多,曾有患者某次检测前曾大量饮水,导致尿液中的尿蛋白低于检测下限。
结语
综上所述,当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弄清原委且有效控制并消除,必要时进一步进行血清血尿素、肌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的联合检测及动态监测,尽早发现肾功能异常,以便临床进行积极的预防与治疗。
文/王大鑫(检验科)
编辑/肖婧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